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噪声_教案1.doc

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噪声_教案1.doc

ID:49089625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8

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噪声_教案1.doc_第1页
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噪声_教案1.doc_第2页
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噪声_教案1.doc_第3页
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噪声_教案1.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科学下册噪声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噪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噪声的含义。2.了解噪声的来源。3.了解的危害。4.知道减弱噪声胡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参与消除噪音的研究中树立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教学重难点】1.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减小噪声的途径。3.分析减小噪声的途径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噪声。一、情景设计,导入新课引入一段音乐:美妙的《梁祝》小提琴演奏曲加上一段电锯声和搅拌机声,并让学生谈谈听完此段

2、音乐后的感觉。强烈的听感反差,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乐音与噪声的差别。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从引入引发几个问题:1.什么是噪声?2.噪声从哪儿来?3.噪声有何危害?4/4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减弱噪声?三、解决问题1.什么是噪声?先由学生回答他们理解中的噪声,再教师补充噪声的概念:(1)从物理学角度认识,噪声是发生体无规则地杂乱无章地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从环境保护角度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从哪儿来?教师提醒同学,可以从我们学习环境、居住环境等考虑噪声的来源。生回答:建筑工地、菜市场

3、、马路上的喇叭声、居民区的鞭炮声、大音量的音乐声等等。3.噪声有何危害?先学生回答,再教师补充: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听力受损:传导性听力受损;感音神经性听力受损;混合性弱听。②对交谈、通讯、思考的干扰。教师插入课外知识分贝,大致了解分贝的概念。学生活动:利用分贝仪让学生感受不同分贝音量的响度。教师请3位同学分别用不同响度的声音对着分贝仪喊,看看分贝仪上显示的数值,让学生感受不同分贝的音量的响度。为了保护听力,<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50dB.四、探究学生探究活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减弱噪声?学生猜想:减弱声源的响度;远离声源;

4、使用隔音效果好的材料等等。学生提出各种猜想,最后经过讨论,选定三个进行探究。①探究声音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4/4由于第一个因素,在生活中是同学们完全感受得到的,比较简单便能得出结论的,因此不再做实验进行,而是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中的表格。人与声源的距离:2米:4米:6米:在教室外边,关上教室的门。人耳听到声音大小。注:用“很大、大、轻、很轻”填表。结论:1.距离声源越远,噪声越小。2.探究怎样改变发生体声音的大小。用不同材料包裹住发声体,在同一距离让学生听声音发出的大小。包裹所用材料:衬衫:毛衣:棉衣:人耳听到的声音大小。注:用“很大、大、轻、很轻”填写。结论2:1.在

5、声源处可以减小噪声。2.探究怎样在人耳处改变声音的大小。让学生分别用捂住耳朵和不捂住耳朵感受听到的同一段声音的大小。捂住耳朵;不捂住耳朵。人耳听到的声音大小。注:用“大、轻”填写。结论3:在人耳处可以减小噪声。教师总结减小噪声的方法:(1)减小噪声源的噪声;(2)远离噪声源或设置屏障;4/4(3)在人耳处减小噪声。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