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教案及反思.doc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教案及反思.doc

ID:49122898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教案及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浙涪友谊学校青年部刘娟说课稿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内容是初中数学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一节一次函数后,回过头重新认识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其他数学概念,即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不等式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它不是简单的回顾复习,而是居高临下的进行动态分析。2、活动目标①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图像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②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不等式的方法,初步形成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③

2、经历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探讨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辨证思想。④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体验成功的感觉,品尝成功的喜悦。总的来讲,希望达到张孝达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大脑。3、教学重点: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转化关系及本质联系(2).掌握用图象求解不等式的方法.教学难点: 图象法求解不等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逐步从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的能力。三、学法分析1、学

3、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合作交流的友好氛围,让学生更有机会体验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四、教法分析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能写成ax+b>0(或<0)的形式,而此式的左边与一次函数y=ax+b的右边一致,所以从变化与对应的观点考虑问题,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也可以归结为两种认识:⑴从函数值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⑵从函数图像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a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

4、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上两个角度探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1、“动”―――学生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2、“探”―――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合作讨论。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3、“乐”―――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一点,直观多一点,动手多一点,使学生兴趣高一点,自信心强一点,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4、“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辨证思想。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1.一次函数的定义。2.一次函数的图象。3.直线y=kx+b与方程的联系。那么一元一次

5、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怎样的关系呢?本节课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概念以及一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知识作好新知识的衔接。二、导探激励问题1:我们来看下面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1.解不等式5x+6>3x+10.   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4的值大于0?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别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理解这两个问题的关系,归纳出一般形式结论。由上面两个问题的关系,我们能得到“解不等式ax+b>0”与“求自变量x在什么范围内,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0”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   由于

6、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的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问题2:作出函数y=2x-5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x取何值时,2x-5=0?(2)   x取哪些值时,2x-5>0?(3)   x取哪些值时,2x-5<0?(4)   x取哪些值时,2x-5>3? 教师活动:展示问题1,适当时间后请学生解答并说明理由,教师借助课件作结论性评判。设计意图:问题2可以直接解不等式(或方程)求解,但这里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图象得到。引导学生

7、体会既可以运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也可以运用解不等式帮助研究函数问题,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学生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教师意图是尽量用图象求解。问题3: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    5x+4<2x+10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熟悉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问题间关系,并寻求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灵活运用.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寻求答案,并能通过两种不同解法,得到同一答案,探索思考总结归纳出其中的共同点. 学生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作图,观察求出答案,并能归纳总结出其特点.   

8、活动过程及结论:方法一:原不等式可以化为3x-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