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

ID:49182371

大小:11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2-29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4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5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6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7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8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9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货币银行学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的职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发挥的职能。3.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职能。如偿还赊购产品的欠款、上交税款、银行借贷、发放工资、捐款、赠与等。4.存款货币:指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5.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为币制。(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组织形式,它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的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

2、造、发行和流通,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和流通,准备金制度等内容。)6.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法则,在双本位制中,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二、简答1.说明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和实质。(1)内容: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M=PQ/V(=商品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单位货币的流通次数=商品价格总额/货币单位的流通次数)(2)实质:是商品流通所决定的货币需要量的规律。币流通实质上是商品流通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

3、基础和实质内容。2.货币制度的内容。(1)规定货币材料即规定用何种材料制成货币,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2)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确定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量(单位货币的价值)。(3)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包括金属货币、纸币和流通程序,货币制度对这些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作出具体规定。(4)储备金制度黄金储备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集中于央行或国库。在信用货币流通下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国际支付的储备金。(世界货币)v补充:区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不同:狭义货币:流动性最强、主要承担流通手段职能的那部分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货币。广义货

4、币:除现金外,还包括各种非现金货币。凡是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以及由此而发展的支付手段职能的信用流通工具或金融资产。也就是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任何形式的货币及货币替代物,都可以列入广义货币的范围。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信用:借贷活动的总称,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2.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销售商品时,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直接信用)3.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与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精选范本,供参考!4.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购买消费品的信用

5、。5.股票:是投资者向公司提供资金的权益合同,是公司的所有权凭证。(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示其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凭证。)6.债券:是投资者向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债权债务合同,该合同载明发行者在指定日期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日偿还本金的承诺。二、简答1.股票和债券的区别。(1)持有者权利不同。ü债券所有人是公司的债权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ü股票持有者即股东是公司的所有人,对公司的事务具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利。(2)期限不同ü债券一般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ü股票则无还本期限,股东只能通过转让出售方式收回本金。(3)收益稳定性不同ü债券的还本付息受到法律保障,

6、且利息率是固定的,故收益较为稳定;ü股票特别是普通股收益与公司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4)分配和清偿顺序不同ü公司债券的债息支付是作为费用销售收入中扣除,在税前列支;ü股息不属于费用支出,它属于净收益分配,在税后利润中支付。ü在公司经营不善倒闭时,债券的清偿顺序总是位于股票之前。2.信用工具有哪些特征?又称金融工具(FinancialInstruments),标有一定面值,并能为其所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债权或所有权的凭证。它是信用活动的载体。(1)期限性(偿还性):是指金融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到期向债权人偿还金融工具上所记载的应偿债务的特性。股票:一个特例(2)安全性(风

7、险性):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的风险。(3)收益性(盈利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特征。(4)流动性(变现性):是指金融资产在即刻转换现金时,其价值不致蒙受损失的能力。3.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关系。(1)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2)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3)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促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