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doc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doc

ID:49183930

大小:61.7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9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doc_第1页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doc_第2页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doc_第3页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doc_第4页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1平行线的定义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了解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会用三角尺或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2、经历画图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3、在互动过程中,增进同学们的情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并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以及基本性质。2、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会用三角尺或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激光笔,三角尺,直尺,课本。2、学生准备:三角尺,直尺,课本,练习本,草稿本。四、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一组图片,找

2、出图片中哪些地方有平行的形象?(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直观的感受平行的形象)(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1】平行线的定义1、问题1:通过我们刚才观察的几个图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叫做平行线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语言总结,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预设学生回答: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教师提问: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线吗?预设生回答:不一定,用实物演示异面直线的情形。教师提问:那应该怎么定义平行线呢?预设生回答:加上“在同一个平面内”。3、师生共同进一步概括平行线的定义(给重点处加标记)。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

3、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教师提问:平行线应该具备哪些条件:预设学生回答:(1)在同一个平面内。(2)不相交。(3)两条直线4、(1)学生举例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线。(2)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平行线现象,那么平行到底给我们什么感受呢?(3)如果铁轨,扶梯,双杠不平行会怎样?5、符号表示平行通常使用平行符号“∥”表示两条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ABCD如果两条直线记为的话,记作“∥”,读作“平行于”。练习:1、使用符号语言表示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ABCD生:AB∥CD,AD∥BC2、一个长方体如图AA1BB1CC

4、1DD1问:(1)和平行的棱有多少条?(2)和平行的棱有多少条?(3)和平行的棱有多少条?请分别用符号表示出来。5、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任意地画出两条直线,并观察他们有什么位置关系?问: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师生共同活动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1)相交。(2)平行。【2】平行线的画法1、任意画平行线。AB教师:你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例题1:已知直线AB,请画出一条直线CD平行于已知直线AB。学生在下面动手画,几名学生板演:有几种画法?预设学生画法:(1)使用工具如课本,尺子的边缘等画出平行线。(2)先画一条直线a,再画

5、直线a的垂线b,再画直线b的垂线c,则直线a和直线c平行。(画直角法)(3)平移三角板来画出一组平行线。(平移法)等等。2、教师重点强调平移法。平移法的步骤:一、落。(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尺,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尺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画直线)教师强调步骤,注意固定的三角板不能移动。3、平行于已知直线AB的直线CD一共能画多少条?预设生回答:无数条。师生共同总结:任意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3、过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师:画平行线我们会了,要是给你一定的条件画平行线,

6、你还会画吗?例题2:已知直线AB以及直线外一点P,过点P画一条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PBA教师指导学生画图(使用多种方法),学生再一次练习平行线的画法。【3】平行线的基本性质提问:过点P能否再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AB平行?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归纳,教师板书性质。)平行线的基本性质: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注:这里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4】平行线的传递性问:(1)在已知直线AB的外部还有异于P点的一点Q,过Q点再画一条直线EF与已知直线AB平行。AB。PCD。Q(2)直线

7、EF与直线CD平行吗?(3)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结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文字语言: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验证:假设直线CD与直线EF相交,设交点为P。因为CD∥AB,EF∥AB,,于是过点P就有两条直线CD,EF都与AB平行,与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矛盾,所以直线CD与直线EF不能相交,只能平行。图形语言:AB。PCD。QEF符号语言:∵CD∥AB,EF∥AB(已知)∴CD∥EF(平行线的传递性)(三)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2)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