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精读与略读.doc

12精读与略读.doc

ID:49185811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12精读与略读.doc_第1页
12精读与略读.doc_第2页
12精读与略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12精读与略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读与略读》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执教理论支持《精读与略读》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侧重点是介绍略读。讲述了略读的意义,怎样进行略读,略读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对精读讲得较为简略,但很精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制以及其它的单篇短叶,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由此可见,略读是学生除精读外必备的技能之一。本

2、课通过介绍略读,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和方法,掌握略读的方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采用了“提出问题—全班研讨—得出结论—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去探讨,从而掌握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找、划、分析、概括的学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调动起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和方法,掌握略读的方法。3.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略读的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

3、用精读与略读,不断提高阅读效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内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查字典,学习生字,理解词语,通读课文。2.想一想文章重点写了哪些内容。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学预案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曾经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大家还记得吗?2.人们常说,掌握了好的方法,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其实,读书也是这个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介绍读书方法的文章!3.板书:精读与略读。(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4.说说看,你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过渡:同学们,请打开

4、书,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寻找你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吧!1.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长句子可以多读两遍。①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并画出有关词句,准备参加交流。2.检查自读情况。①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②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提出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B)流利:不结巴、不回读、不读破。3.引导并启发回答:①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②还有哪些问题?4.小结并相机板书:为什么要学会略读?略读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略读?5.过渡:想解决这些疑问吗?那我们就来运用刚才所学精读的方法,阅读课文的2~7节1.小组合作学习2

5、~7节(自读、圈画、讨论)出示自读要求:(1)什么要进行略读?(2)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2.学习小组采用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相机引导、理解:浩如烟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等词。3.预设检查、指导:(1)理解课文主要讲了以下几层意思:a.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精读。b.人的精力有限,而书籍浩如烟海,为获取更多的信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就要学会略读。c.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同时又是精读的基础。d.略读的一般方式、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e.精读和略读想结合,旧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2)课文2~7节

6、重点介绍了略读,精读与略读看似矛盾,实际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正如最后一小节说的(出示)“只要我们把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指名读,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说说你的理解)(2)又到了“我积累、我精彩”的时候了。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获得的收获。四、统观全文,拓展延伸。1、告诉父母或同村四、五年级你的好朋友精读与略读的方法。2、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杨红缨、金波、沈石溪等作家的系列作品。准备参加下周四的班级“读书交流会”。板书设计:12精读和略读     精读为什么要学习略读?               略读略读的作用?     

7、     怎样进行略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