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地理位置》说课稿.doc

《亚洲的地理位置》说课稿.doc

ID:49187376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亚洲的地理位置》说课稿.doc_第1页
《亚洲的地理位置》说课稿.doc_第2页
《亚洲的地理位置》说课稿.doc_第3页
《亚洲的地理位置》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亚洲的地理位置》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洲的地理位置》说课稿【说课标】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课程标准至少要求选择一个大洲为案例,以落实大洲地理的两条“标准”。由于亚洲是七大洲中最大的一个洲,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按照“选择我们所在的区域”的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亚洲作为大洲学习案例。【说教材】认识大洲的学习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起点,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案列,可以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试图使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描述地理位置要从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亚洲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

2、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说学情】七年级学生经过对世界地理概况的学习,对世界地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还没有学习地理的经验,这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大洲的学习中重点掌握学习地理位置的方法。【说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①半球位置、②海陆位置、③-4-经纬度位置,判断出亚洲地跨热、温、寒三个热量带,并能在世界时区图中说出亚洲所跨时区。(2)学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能够归纳

3、出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说学习重点】亚洲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学习。【说学习难点】学生能够知道描述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说学具和学习方法】资源包:“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亚洲的范围”、“亚洲政区图”等。课本插图、地理图册等。学习方法:通过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地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在地图上学生自己动手用笔圈画出与亚洲相关的地理事物,从而获得图上信息,对地理特征进行归纳。在学习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理图册、资源包等学习资料,为学生学习服务。【说学习过程】活动一: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达成目标1中的①)(1)读“亚洲位置图”,用笔在图中描出赤道、判断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

4、北,得出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结论。(2)读“亚洲位置图”,用笔在图中描出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0和东经1600,得出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活动二: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达成目标1中的②)(1)读“亚洲位置图”,读出亚洲所跨的经度范围,并判断在天文五带中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的结论。-4-(2)读“亚洲位置图”,读图亚洲大部分位于300~1800之间,学生再打开时区图,数出亚洲东西所跨的时区数。(3)得出亚洲所跨纬度范围广,经度范围大的结论。活动三: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达成目标1中的③)(1)在图中用笔圈出与亚洲所临的大洋名称,按照北、东、南的方位进行描述。圈出与亚洲

5、相连、相邻的大洲,说出它们的名称,得出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的结论。(2)描出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了解亚洲的范围。(3)回忆亚洲的面积数据,理解亚洲是第一大洲。活动四:归纳描述大洲位置的方法(达成目标2)(1)纬度位置:指出自北向南所跨的纬度范围;指出该区域在寒带、温带、热带中的位置;指出该区域在高、中、低纬度带中的位置。(2)海陆位置:知道位于哪个大陆,在各个方位所临的海洋名称。(3)以亚洲为例,学生两人一组尝试描述亚洲的位置,理解描述大洲位置的方法,并把它们写下来,进行交流。【说学习达标测评】1.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的四个

6、选项中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关于亚洲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B.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C.亚洲东、北、南分别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洲(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主要原因是()-4-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濒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2.读“世界政区图”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