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ppt

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ppt

ID:49205078

大小:14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2-01

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ppt_第1页
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ppt_第2页
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ppt_第3页
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ppt_第4页
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浮法玻璃生产技术2 原料工艺(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3辅助原料主要有澄清剂、着色剂、脱色剂、碎玻璃2.3.1澄清剂澄清剂:往玻璃配合料或玻璃熔体中加入一种高温时本身能气化或分解放出气体,以促进排除玻璃液中气泡的物质。常见的澄清剂有:变价氧化物类、硫酸盐类、卤化物类及复合澄清剂。(1)变价氧化物类的澄清剂这类澄清剂的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放出氧,以As2O3、Sb2O3、CeO2为代表。A.As2O3As2O3是高效澄清剂,用量一般为0.2~0.5%,与硝酸盐(钠)共用。但As2O3剧毒;As2O3本身易气化挥发,随烟气排出,对环境造成危害。其反应过程为:B.Sb2O3Sb2O3的澄清机理类似于As2O3,但毒性较小,密度大,放出氧气

2、的温度低。Sb2O3与As2O3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同时可降低As2O3的用量。C.CeO2CeO2是高温澄清剂,无毒。熔窑温度低于1510℃时,玻璃液温度在1400℃以下,CeO2不会分解,起不到澄清作用。熔窑温度的高低与CeO2的用量用关系,由于玻璃液在1400℃以上停留的时间较短,过量的CeO2分解不完,后期接触还原性介质会放出O2,产生微小气泡。一般用量小于0.5%其反应过程为:(2)硫酸盐类澄清剂以硫酸盐应用最多,往往以芒硝、重晶石、石膏等引入。这种澄清剂在分解后产生O2和SO2。其反应过程为:用量小于2%,浮法玻璃小于1%,注意控制,玻璃REDOX数。使用时要注意芒硝与碳粉

3、的比例与熔窑气氛,同时,玻璃熔制温度要求高。硫酸盐属于高温澄清剂,温度越高,澄清效果越好。用量一般小于2%,与碳粉配合使用,对窑炉气氛有要求。还原性硫澄清理论认为,硫酸盐在玻璃熔化和澄清中的作用主要有:表面活性剂作用、界面湍动作用、高温排气作用、均化作用。(3)卤化物类的澄清剂这类澄清剂以不同的方式来降低熔体的粘度。属于这类澄清剂的有氟化物、氯化物,一般以CaF2、NaCl、Na2SiF6等形式引入。对玻璃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影响较大。氟化物在熔体中,是以形成[FeF6]3-无色基团,与Si生成挥发物SiF4,断裂玻璃结构而起澄清作用。卤化物类的澄清剂对耐火材料侵蚀性非常强,大大降低窑炉的

4、使用寿命。(4)复合澄清剂一是它直接以高价形式出现,省却了由低价氧化成高价,再有高价氧化态分解放出氧气转化过程,既节约了硝酸盐的用量,又减少了单个澄清剂被还原和挥发的损失;二是几种澄清剂混合,使氧的分解温度范围扩大(1200~1450℃),也就是使澄清温度范围扩大,等有利于澄清。这类澄清剂有焦锑酸钠(Na2H2Sb2O7.4H2O)、硫锑酸钠(10Na2O.4Sb2O5.9SO3.10H2O)、砷锑酸钠(Na2AsSbO7)、重金属冶炼废渣。2.3.2着色剂离子着色胶态着色硫硒化合物着色2.3.3脱色剂(1)化学脱色化学脱色是借助于脱色剂的氧化作用,使着色能力强的低价铁氧化物(FeO)

5、变成为着力能力较弱的三价铁氧化物(Fe2O3),同时使玻璃被有机物沾染的黄色消除。澄清剂一般都为化学脱色剂。(2)物理脱色三原色红、绿、蓝物理脱色是往玻璃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能产生互补色的着色剂,使玻璃由于FeO、Fe2O3、Cr2O3、TiO2所产生黄绿色到蓝绿色得到互补。常用的物理脱色剂有:二氧化锰、硒、氧化钴,氧化钕、氧化镍等。2.3.4碎玻璃(1)使用碎玻璃的意义回收碎玻璃加以重熔具有经济上的意义;有利于配合料的熔化、澄清、节能降耗、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等;有利于资源的循环使用,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碎玻璃的用量一般以配合料的15%~30%较好。有时可以突破该限制。(3

6、)碎玻璃的粒度碎玻璃的块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时玻璃液均化困难,影响玻璃板面质量,严重时在玻璃板上产生波筋;也不能为粉状,会带入过多气体,增加澄清困难;一般在15~30mm为宜。(4)注意事项二次挥发;二次积累;表面吸附;重熔热分解;碎玻璃成分均匀,尽量与制品成分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