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素质测评和现在素质测评.ppt

古代素质测评和现在素质测评.ppt

ID:49216245

大小:695.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2-01

古代素质测评和现在素质测评.ppt_第1页
古代素质测评和现在素质测评.ppt_第2页
古代素质测评和现在素质测评.ppt_第3页
古代素质测评和现在素质测评.ppt_第4页
古代素质测评和现在素质测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素质测评和现在素质测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ompetencytest素质测评herewego素质测评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和实践西方素质测评发展历程我国素质测评发展历程321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和实践1目录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和实践1、对素质的看法2、测评内容3、测评指标4、测评方法5、制度性的测评实践11、对素质的看法素质的差异、构成◈性善说、性恶说、性无善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性三品: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2、(董仲舒、王充、韩愈)◈“将者,智信仁勇严”《孙子兵法》据《礼记·射义》中记载,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天子就以试射的方式选拔诸侯、卿、大夫、士。11、对素质的看法1)孔子把人分为两类:“君子”和“小人”,并从思想心态和外在行为两方面提出其分类标准。思想心态方面,君子的标准用四个字来概括:德、义、刑、泰,小人则是土、利、惠、骄。2)孟子特别重视对人的考察,他同齐宣王的一段对话中曾说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人的心理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差异是可以被测量出来的。这包含了对人的心理进行测量的数量

3、化意识。11、对素质的看法3)三国时期,刘邵写出了我国的第一部人才专著《人物志》。作者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关于识人的思想与方法,对人才识别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了精辟见解。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德才关系,刘邵对人才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他把人才概括为“三类”、“十二材”;第二,传统儒家重德轻才,法家重才轻德,刘邵对这两家思想进行了融合,提出不同职位对德和才的要求各有侧重。12、测评内容人才标准观:德,才,智,识,绩,性等方面1)战国墨子:察能予官,以德就列;官无常贵,而民无常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4、2)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3)吕不韦: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4)诸葛亮: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5)汉·王符《潜夫论·考绩》: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6)《资治通鉴》: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水足也,以至于颠覆者多也。13、测评指标日常言行: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特定情境下的言

5、行:“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向;穷之以辞,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工作绩效:事考功,言考用。(汉·荀悦《申鉴·时事》)服饰﹑生理因素等特征:“双耳垂肩,双手过膝”;观其容而知其心矣。13、测评方法1)自然观察法:“六戚四隐,八观六验”——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6、。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吕氏春秋》2)实践考察法(设计特定情境):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而女。厘降二女于伪讷,嫔于虞。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3)以特定测评工具、方法评定智力、能力:口试(帖经和对偶);纸笔测验(墨文、策试、试帖诗和八股文);作业测验(七巧板)。观;察;访;论;问;试14、测评方法1.周文王提出了六征法:一曰观诚:观察验证一个人是否真诚;二曰考志:考察度量一个人的心志;三曰视中:考察一个人的内心;四曰观色:观察一个人的表情

7、;五曰观隐:观察一个人隐藏伪托之处;六曰揆得:考察度量一个人的道德。2.孔子提出了“鉴人九法”“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14、测评方法3.诸葛亮提出了“七观法”“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七观法中,前四种是问答法,后三种是情境法。4.刘劭“八观五视”的方法“八观”

8、即“观其夺救,以明间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至质,以知其名;观其所由,以辩依似;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情机,以辩恕惑;观其所短,知其所长;观其聪明,以知所达。”“五视”即“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14、测评方法5.我国古代的智力考察工具我国古代还出现了一些具体的智力考察工具,如七巧板和九连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