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3).ppt

虽有嘉肴 (3).ppt

ID:49245891

大小:52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2-02

虽有嘉肴 (3).ppt_第1页
虽有嘉肴 (3).ppt_第2页
虽有嘉肴 (3).ppt_第3页
虽有嘉肴 (3).ppt_第4页
虽有嘉肴 (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虽有嘉肴 (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虽有嘉肴《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课文节选自《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背景资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读清句读读古文朗读读准字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yáoqiǎngyuèxiào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文朗读////////////读准节奏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文意疏通(学习小组形式)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①嘉肴:美味的菜。②旨:味美。③至道:最好

3、的道理。④善:好处。⑤是故:所以。⑥困:困惑,不通,理解不了。重点词语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①自反:反省自己。②自强:自我勉励。③故:所以。④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⑤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⑥其:表示揣测。2.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实践出真知,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教学相长)教和学的关系。1.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赏3.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文章首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类比,然后引入“虽

4、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4、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这样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可见: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文章主题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参考: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

5、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字词归纳1、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2、古今异义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目的。C、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练3.一词多义学学学半音xiào

6、,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不知其旨也它的我能背虽有,弗,不知;虽有,弗,不知。是故学,教。知不足,然后;知困,然后。故曰:“”。《兑命》曰:“”。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