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 苏教版.ppt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 苏教版.ppt

ID:49261875

大小:400.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2-02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 苏教版.ppt_第1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 苏教版.ppt_第2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 苏教版.ppt_第3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 苏教版.ppt_第4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 苏教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1-3 命题及其关系课件 理 苏教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分析命题的相互关系.第3课时命题及其关系【命题预测】1.四种命题及其关系虽是高考命题的内容之一,但一般不单独命题,往往和其他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主要以填空的形式出现.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对命题进行研究和考查的重要途径,而命题是数学的重要构成形式,因而这部分知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几乎每年都考查,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和其他知识综合起来考查.3.反证法是证明命题的基本方法,在高考中对这一方法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将

2、它作为解题工具的一种辅助作用,一般不单独考查反证法,而经常把它融入一些题目中去.【应试对策】1.当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有困难时,可转化为其等价命题(如逆否命题)来判断真假.2.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如下表述:(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3.逻辑中的“或”、“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且”、“非”的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要结合真值表加以理解.另外,结合集合的并集、交集

3、、补集来理解联结词,它们的定义分别使用“或”、“且”、“非”联结词.4.对于复合命题的理解要注意“由简单命题与……”,有时候我们只注意“联结词”,而不注意“命题”也是不正确的.如“x>2或x<-2”就不是复合命题,因为它不是命题,因此,不要认为凡是含有联结词的语句就是复合命题.5.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6.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满足A是B的充要条件,则一定也

4、满足B是A的充要条件.7.有些与变量的取值范围有关的命题,通常可以把条件与结论看成相应的集合,然后利用“小集合”推“大集合”而“大集合”不能推出“小集合”的方法来判断充分条件或者必要条件.这里的“小”与“大”是相对的,一般情况下,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我们就把A看成“小集合”,B看成“大集合”.8.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由条件推结论是充分条件,由结论推条件是必要条件.所以,通过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9.从已知概念、命题出发,用箭头符号语言“⇒,⇐,⇔”表示充分、必要、充要

5、条件,可直观地表示出命题间的关系,作出判断.在判断的时候,对于“p⇒q”需要证明或说明,而对于“pq”,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特别强调的是,对于条件的判断绝对不能随便地观察一下就下结论,必须有详尽的步骤.【知识拓展】间接证法有的命题往往不易或不能从原命题直接证明,这时不妨改证它的等效命题,间接地达到证明原命题的目的.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间接证法.间接证法又可分为反证法与同一法两种:(1)反证法 是证明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即当命题由题设⇒结论不易着手时,而改证它的逆否命题.否定的结论⇒否定的题设成立就行.实际上是用结果为某公

6、理、某定理题设或临时假设所不相容或自矛盾.这就是说,结论一经否定便会出错,而这种错误,既然不是由于推理有问题,也就不能不归咎于否定结论的假定,因此否定结论不成立,那结论就一定成立了.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它在证明许多基本命题时特别有用,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过程是:反证法由于否定结论的情况不同,又可分为归谬法和穷举法.(2)同一法 一个命题,如果它的题设和结论所指的事物都是唯一的,那么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中,只要有一个成立,另一个就一定成立,这个道理叫做同一法则.在符合同一法则的前提下,代替证明原命题而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的一

7、种方法叫做同一法.同一法的一般过程是:a.不从已知条件入手,而另作图形使它具有求证的结论中所提的特性;b.证明所作的图形的特性,与已知条件符合;c.因为已知条件和求证的结论所指的事物都是唯一的,从而推出所作的图形与已知条件要求的是同一个东西,由此断定原命题成立.1.命题的概念(1)能够的语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2)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是另一个命题的,我们称这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3)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真命题假命

8、题条件和结论结论和条件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判断真假(4)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逆否命题.(5)一般地,设“若p则q”为原命题,那么“若q则p”就叫做原命题的;“若非p则非q”就叫做原命题的;“若非q则非p”就叫做原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否命题逆否命题逆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