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doc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doc

ID:49270233

大小:1.02 MB

页数:313页

时间:2020-02-28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doc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doc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doc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doc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作为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论一、教学内容l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l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l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l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二、教学过程§0.1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的科学。具体地说,小学数学教学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

2、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和形成教学技能,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的评价。本课程是为适应培养高学历、专业化、学者型小学数学教师的需要,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它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0.2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人类对

3、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世界各国都有关于教学方面的理论。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从事过大量的教学活动,并且对于教学现象作过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他的关于学与思关系的言论、他所用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至今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战国末年的《学记》一书,对于教学现象又作了全面的总结。书中所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思想以及所论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此后历代教育家对于教学现象也都有过相当深刻的论述,其中朱熹(1130~1200)提出的六条“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又从学习者的角度

4、总结出较深刻的体会。唐代的教育论著《师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在西方教育史上,有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400年)他在教学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首次提出了归纳法教学和定义法教学,西方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由此引申而来,后人称苏格拉底的这种教学方法为“产婆术”(一种诘问性谈话法),差不多与同一时期孔子所用的启发式方法媲美。到了中世纪,由于神学在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写出了举世闻名的《大教学论》一书,

5、全面论述了当时他所接触的教育现象,提出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许多教学原则,如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教学原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以说为教学论这一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后,法国的卢梭(J.J.Rousseau,1712~1778)、瑞士的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1746~1827)、德国的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都努力从心理学方面为教学理论寻找依据,并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法,为教学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社会发展和历史发展的阶段看,西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大发展应该从赫尔巴特将心理学引入教学论的范畴开始。赫尔巴特曾著有《普通教育学》

6、、《教育学讲授纲要》等教育理论著作。他提出并由他的学生发展了的"五段教学法",曾经统治欧美教育界达半个世纪之久,甚至影响到东方的中国和日本。在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J.Dewey,1859~1952年)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新教育运动”,成为美国代表的实用主义进步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赫尔巴特的传统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后,传统派与革新派继续斗争,一直延续到现代,这两个学派也都给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以极为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教学论发展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不同派别。如50至70年代,产生了以现代认知发展教学观取代传统和知识教学观的教学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心理

7、学家布鲁纳,其代表作是《教学过程》。与其同时,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柯夫也提出了反对“学科中心论”的发展教学论,60年代末,原苏联还出现了巴班斯基(1927——1987,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论。除此之外,还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论”等等。自50年代末,在美国还产生了在世界上广泛影响的“人本主义”教学论,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洛杰斯和阿尔伯特。现代最有影响的教学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