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和意境 文稿.ppt

意象和意境 文稿.ppt

ID:49355716

大小:95.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2-04

意象和意境 文稿.ppt_第1页
意象和意境 文稿.ppt_第2页
意象和意境 文稿.ppt_第3页
意象和意境 文稿.ppt_第4页
意象和意境 文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意象和意境 文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意象和意境景物形象意象通常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这些句子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有时诗歌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比喻性意象《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烘托性意象《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精

2、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象征性意象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意象之情感:杨柳—惜别之伤感圆月—对家、人的思念流水—凡事听其自逝的叹惜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古迹—怀旧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兰、菊、竹、

3、梅)——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桃花——美人”“牡丹——高贵吉祥”等等。【常见题型】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变式:3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4结合诗歌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二、答题步骤与答题范式:步骤:第一、找出并描摹诗歌意象第二、概括诗歌意象特征第三、揭示作者情感答题范式本诗运用了---------意象,表现了诗人------的情感,起到了-----

4、---作用例:(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解题秘笈】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本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

5、啼之杜鹃等。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3、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这首词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意境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1、这

6、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分析意境型答题步骤: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的思维流程进行。即鉴赏流程:意象—意境特点——思想情感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即分析诗歌描写了哪些主要景物:①用自己的语言。②描绘出主要景物。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

7、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要答出具体的情感,切忌空洞。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灵活变通】有时第一和第二步的顺序可以变换.有时只需答出意象即可而不必描绘。【答案组织】1、句式选择:这首诗(或哪几句)描绘……的景物,描摹(展现)了一幅……的图景,营造(渲染)了……的意境(氛围),寄予(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备选词语:幽静雅致、萧瑟凄凉、孤寂凄清、生机勃勃、沉郁忧愁、和谐静谧、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日暮

8、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解析: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首联从《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句点化而来。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皓月悄悄升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