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

ID:49399761

大小:5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29

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51—55页内容。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2、通

2、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3、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没有)想不想到军营去看一看?(想)师:(出示课件)瞧,战士们的队列训练多整齐!小强也参加了队列训练,并且是表现最棒的,(演示)你能说说他在队列中的位置吗?(生自由交流)学生思考一段时间交流,出现的说法有:横着数,第2排第3个竖着数,第3排第2个从左数第3排第2个从右数第4排第2个从前数第2排第2个

3、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生1: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生2: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师: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生:有点乱。师: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设计意图:在描述位置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

4、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用列与行确定位置。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生:横着是一排。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生1: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生2:排是直的。师:有横排,也有竖排,在描述位置时很容易混淆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板书:列和行)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生1:最左边的为第一列。生2:最右边的为第一列。师:你们认为从哪边起为第一列合适?生:最左边为第一列。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我们观察的时候一般是从左边开始数的,这是习惯。师:这位

5、同学说的多好啊,根据人们的习惯,我们通常把最左边的一列称为第一列,请你找到第2列,第3列…(课件)师:哪为第一行呢?生:最前面的是第一行。师:对,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自己找一下第2行,第3行…师: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小强的位置吗?生:第3列第2行。师:还有不同说法吗?生:第2行第3列。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先说列再说行。小强的位置可以说是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使学生明确行列排列规则,为下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2、探讨用数对确定位置(1)抽象点子图,初步建模。师:同学们,老师变个魔术,你看有什么变化?生:人物没了,变成点了。

6、师:对,人物队列图变成点子图了,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生:能。师:你能说说是怎样找到的吗?生:先找到第3列再找到第2行,交叉的地方就是小强的位置。师:这位同学不但找到小强的位置,而且还介绍了自己寻找的方法。师:小青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呢?生:第1列第5行。师:小亮的位置呢?生:第4列第3行。师:其它点的位置你能用列和行来表示吗?生:能。师:你能说出几个点的位置?生:所有点的位置。师:其实每一个点的位置我们都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2)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师:我们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位置,与刚开始上课你们自己的描述方法比,有什么感觉?生1:我们的

7、方法麻烦,而且很容易混了。生2:用列和行来表示很明确。师:用六个字就能描述一个人的位置,的确很简单。我们能不能用数学上的数或符号等创造出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呢?有没有这样的方法呢?同桌两人商量一下,如果有,请写在自我展示卡上。小组讨论交流,部分学生板书自己的表示方法。师:刚才我看到在开始时,大家都皱着眉头,可是后来经过努力都创造出了自己的方法,下面同学们来看这几种表示方法。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表示方法?(1)3列2行师:谁创造的这种表示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这样表示很明白,而且比第3列第2行简单了。(3)32师:这种方法是谁的创意?生:为了简便,我只写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