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

ID:49480000

大小:954.50 KB

页数:85页

时间:2020-02-2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_第1页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_第2页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_第3页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_第4页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统计题号2011年广东卷2010年广东卷2009年广东卷1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多选题,5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多选题,5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多选题,5分)13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美”(单选题,3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我”“非我”(单选题,3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外在的自由”(单选题,3分)14分析文中关键字词(主观题,4分)分析文中关键语句(主观题,4分)分析文中关键语句(主观题,4分)15根据文中原理分析生活现象(探究题,4分)归纳内容要点、筛选整合信息(主观题,4分)归纳内容要点、筛选整合信息(主观题,4分)命题分析1.考点分布集中,主要涉及三方面,重点考查

2、学生的筛选、概括、理解、分析能力。2.题型稳定,2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共16分。温馨提示:广东考题的相对稳定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第13题考文章重要概念;(2)第14题考文中关键字词句;整合信息、提炼观点大多在第12题和第15题。考前明确了广东命题特征就明确了复习方向。2011年高考第15题很新颖,敬请考生关注。[板块解说]对于本板块而言,高考涉及的考点较多。别的省份较少涉及的“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等考点,在广东高考中也常设题考查。由于广东高考的题型设置以客观、主观结合为主,根据上文命题分析,我们认为考生备考时,应着重于筛选和概括分析

3、这两种能力的训练。筛选,即要求将选项与原文相比对,判断选项对原文的概括或变形是否改变原意;概括分析,即要求对原文内容、思路作出整合、提炼和评价。第四板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面对面线连线点对点(2011·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本大题4小题,共16分)美和美的东西蒋孔阳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T2-D]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

4、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T2-A]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T2-C]这个讨论在美学

5、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T1-A]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

6、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T1-C]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

7、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T1-D]、[T2-B]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