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谭伟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ID:49490371

大小:4.91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2-06

谭伟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1页
谭伟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2页
谭伟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3页
谭伟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4页
谭伟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谭伟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历史必修②以前的人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近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衣服饮食住房风俗习惯西餐、面包、咖啡、西式的糖、烟、酒统购统销,使用粮票解决了温饱问题,实行“菜篮子”工程西式的住宅、花园式的楼房安居乐业、“安居工程”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婚姻制度;改变婚丧仪式、社交礼仪、等涤荡封建糟粕;制定《婚姻法》各种娱乐休闲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1、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2、政治制度的变革3、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思想启蒙;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女装(旗袍)男装(长袍、西服、中山装)

2、朴素为主服饰多姿多彩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图为清末的一张人物合影,照片中的服饰几乎包揽了当时男服的所有款式。早期西装(穿西装的蔡元培)西装革履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流行的原因: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近代中国服饰变革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礼义廉耻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

3、督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以文治国三省吾身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共和国建立后:干部装列宁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数量增加、色彩丰富、款式多样、融入国际潮流中国传统八大菜系川菜徽菜鲁菜苏菜闽菜湘菜粤菜浙菜西餐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正在吃西餐由于战乱频繁加上灾荒,广大的农村别说是西餐,几是普通的饭都吃不饱。人民的生活极其困苦!清末以及民国时期改革开放前:人们凭票购买改革开放后:人们自由挑选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欧洲古建筑——罗马大教堂广场

4、西方传统建筑注重反映宗教文化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到了近代,中国建筑: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最早出现在租界的“洋房”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旧中国的城市居住环境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小区安居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

5、化。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迫令放足封建的旧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人们裹小脚最为突出。几代女子不惜伤筋动骨,也要裹成残疾的“三寸金莲”。(1)女子裹足小知识:根据考古和史料记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将必须“裹脚”作为法令。“裹脚”是封建的民间世俗传统。辛亥革命以后,政府更是禁止裹脚(2)男子留辫剪辫易服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去辫子。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贻笑为“豚尾”、“半边和尚”。成为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口头语。(3)婚姻风俗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

6、主B、一夫多妻、指腹为婚、童养媳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1947年的集体婚礼婚姻法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妇女在投票选举北京市郊区农民在《婚姻法》颁布后举行新式婚礼一对新人在滇池边的防汛大堤上给红嘴鸥投食现代人的婚礼越来越追求简约、文明和个性街头自行车婚礼

7、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对近现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2)近现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3)社会风俗的特点: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课堂小结2.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2)从空间上看:(1)从动态的整体过程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

8、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思考?1、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1)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国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