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doc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doc

ID:49531226

大小:15.4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2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doc_第1页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福建医科大学实习队第四小组09护理专升本巫晓如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在护理上做好病情观察、药物护理、休息及饮食护理、血管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避免并发症发生,不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亦提高了护理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不正常地凝结。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麻木,为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下肢,特别是左下肢。形成的原因有血管壁的损伤,血流减慢,血液高凝状态等。妇科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发生在宫颈癌

2、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手术的创伤,麻醉的作用,恶性肿瘤因子的刺激及术后的活动减少等因素促进血栓的形成,如果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护理宫颈癌术后患者时,护理人员本身应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休息与体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患肢抬高严格制动,切忌按摩、热敷、理疗,禁止有压迫的检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导致肺栓塞的重要原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周极不稳定,极易脱落,故从发病开始,

3、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周,体位可采取床头、床尾均抬高15°~20°,这样可以控制血流,减轻下肢肿胀,防止脱落的栓子向上行。指导避免穿紧身衣服,避免咳嗽,防止静脉压、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待肿胀及疼痛缓解后可逐渐下床活动,注意要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改善血液黏稠状态,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引起血栓脱落。皮肤护理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患者应绝对卧床,在护理上应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加强巡视,建立床头翻身卡,每2~4h翻身一次,严格细致的交接皮肤,防止褥疮的发生。密切观察病

4、情各班护士应经常下病房,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肤色、温度、感觉,询问有无肿胀、疼痛等异常症状,便于及早发现病情,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如发现病人有咳嗽、咯血、胸闷、发绀、烦躁等症状,首先考虑发生肺栓塞,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用药护理使用抗凝、溶栓治疗时护理上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生活规律,掌握抗凝、溶栓药物的用药时间、方法、用量及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溶栓期间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进行出血倾向评估,如皮肤黏膜、牙龈的自发性出血。观察大小便的颜色,伤口有无渗血,平时操作时,注意注射部位有无淤血、血肿,穿刺部位出血不止等,定期检查凝血时

5、间。静脉穿刺的护理发生下肢深静脉栓的患者尽量选择上肢静脉穿刺,不宜采用下肢静脉,在穿刺时,避免在同一血管上反复穿刺,要提高护士的穿刺水平,注意保护血管。应尽量选择较小的型号,以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机械性损伤和血栓的形成。如发生药物外渗,应及时硫酸镁外敷,持续静脉输液不超过48h,以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心理护理患者因癌症给心理上带来严重的负担,再加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加重了患者的焦虑与紧张情绪。护理上应及时向其解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提高治疗信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