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教案.doc

学前心理学教案.doc

ID:49573639

大小:394.0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20-03-02

学前心理学教案.doc_第1页
学前心理学教案.doc_第2页
学前心理学教案.doc_第3页
学前心理学教案.doc_第4页
学前心理学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学前心理学》课程教案课题名称绪论授课类型新授课学时数2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道学前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任务。2.能够区别学前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等相近学科的不同与相同。3.能够解释学前心理学、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概念。4.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教学重点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业或思考题1、如何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后记78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心

2、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1、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2、什么是心理呢?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

3、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前面提到的观察就是知觉,知觉与记忆都是认识过程;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心理概念的外延,其内涵是三句话: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

4、解释。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78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

5、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1、个体心理的发生:在讲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言语、情绪、意志、个性、社会性等这些章节时都会提到它们是何时产生的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在每章会提到什么心理现象的发生或一般趋势。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研究每个心理现象的各自特点和规律。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6、两大任务:(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表现(发展趋势、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顺序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变化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二)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揭示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说明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儿童心理的变化,这些因素又如何制约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由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务一和任务二之间是相互联系,任务一阐明学前阶段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告诉我们心理发展“是什么样子的”,即“知其然”。任务二解释了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的原因与机制,即“为什么是这样”,也就是“知其所以

7、然”。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蒲莱尔(W·Preyer)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一)理论价值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78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二)实践意义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