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PPT课件.ppt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PPT课件.ppt

ID:49619020

大小:2.24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2-29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PPT课件.ppt_第1页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PPT课件.ppt_第2页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PPT课件.ppt_第3页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PPT课件.ppt_第4页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电图操作与分析1.心电图操作1、核对病人并取得配合:请问您是×床××吗?我是××医生,根据您的病情需要给您录个心电图以检查你的心脏状况,请您配合我。请您不要紧张,操作过程中请不要活动,也不要说话,平静呼吸放松。2、准备病人:请您平卧,放松,我要给您安置电极。我来帮您解开衣扣并清洁皮肤,可能会感觉有点凉,请谅解。病人取水平仰卧位。解开衣扣,暴露胸部,露出手腕以及脚腕部。3、酒精棉球清洁皮肤。2.4、接通电源,安放导联电极。肢导联—右上肢(RA/R):红;左上肢(LA/L):黄右下肢(RL/RF):黑;左下肢(LL/F):绿胸导联—

2、(红)C1/V1:胸骨右缘第4肋间(黄)C2/V2:胸骨左缘第4肋间(绿)C3/V3:V2、V4连线中点。(棕)C4/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黑)C5/V5:左腋前线同V4水平处。(紫)C6/V6:左腋中线同V4水平处。18导联需加做: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左肩胛下角与V4同一水平后壁导联V9:左脊椎旁线与V4同一水平V3R~V5R:V3~V5的右侧对应部位——右胸导联3.5、录图:1)、开机。2)、按定标(10mm/mV),走纸速度(25mm/s),滤波等键。3)、检查描笔的位置,调针至心电图纸正中。4)、

3、按开始键开始描记心电图。5)、按Ⅰ、Ⅱ、Ⅲ、aVR、aVL、aVF、V1~V6、V3R~V5R、V7~V9导联的顺序描记心电图。6)、完成录图后关机。取下心电图纸。在心电图上标记好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作图时间、导联、有无不适(如是否胸闷)6、结束操作,收好心电图机及其导联,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收拾衣物、盖被。4.播放心电图操作视频5.心电图分析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总的阅读,了解以下问题:1、各导联电压(10mm/mV,1mm为0.1mV)走纸速度(25mm/s,1mm为0.04s)2、导联是否有错接的情况?各导联中基线是否稳定

4、,是否有伪差?时间、电压、走纸速度定标6.第二步:初步判断判断每幅心电图的基本心律(或主导心律)1、判断有无P波2、观察有无f波或F波,P’波3、QRS波是否规律出现4、P波与QRS波的关系5、心率是否在大致正常范围7.第三步:必要的测量及分析1、P波2、P-R间期3、QRS波4、ST段5、T波6、Q-T间期7、u波8、心电轴的测定9、P-P/R-R间隔,并推算出心房率及心室率8.要求:1、对各导联的P-QRS-T波进行仔细的阅读,查明各个波的形状、时间、电压振幅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牢记—“正常范围”、“正常值”)2、将各导联的特

5、点进行综合性分析。比如胸前导联,V1~V6R/S的比例应该逐渐上升9.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形态:钝圆形,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测量方法:选择最宽的P波P波的高度:基线的上缘至P波的顶点P波的宽度:内缘至内缘正常值范围:P波的高度:<0.25mVP波的宽度:<0.12s10.2、P-R间期:代表心电自心房传导到心室所需时间测量方法:选择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自P波的起点至QRS波起点正常值范围:0.12-0.20s老年及心动过缓可略延迟,不超过0.22s11.3、QRS波:代表心室肌除极测量方法:选择最宽

6、的QRS波量时长形态:第一个向下波为Q波,以大小写表示波幅大小时长:0.06~0.10s,超过0.11s为增宽振幅:Q波从PR段的下缘至Q波波谷R波从PR段的上缘至R波波峰12.QRS波的命名第一个向上的波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为Q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为S波S波之后向上的波为R’波大的波大写小的波小写QSS13.R波:V1导联R/S<1,Rv1<1.0mV,RV5、V6<2.5mV,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Rv1~RV5逐渐增高没有低电压情况(肢体导联都<0.5mV,胸导联都<0.8mV)Q波:Q波时限

7、不超过0.03s(Ⅲ、aVR除外)Q波深度不超过同导联R波振幅的1/4V1、V2不应出现Q波14.4、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测量方法:自QRS波的终点至T波起点,以基线判断ST段有无下移或上抬肢体导联ST段上抬或下移0.05mV有意义胸前导联ST段上抬或下移0.1mV有意义V2、V3正常可以ST段上抬,一般不超过0.3mV要重视前后几份心电图的对比变化15.16.5、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形态:两肢不对称,前肢平缓后肢较陡与主波方向一致胸前导联已经向上后不应再向下测量方法:选择最宽的T波T波的高度:基线的上缘至T波的顶点T波的宽

8、度:内缘至内缘正常值范围:在QRS波主波向上的导联,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Ⅲ、aVL、aVF、V1~V3除外)要重视动态改变17.6、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所需时间测量方法:选择Q-T间期最长的导联(V2、V3)自QRS波的起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