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参赛教案.doc

杜甫《登高》参赛教案.doc

ID:49620149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2

杜甫《登高》参赛教案.doc_第1页
杜甫《登高》参赛教案.doc_第2页
杜甫《登高》参赛教案.doc_第3页
杜甫《登高》参赛教案.doc_第4页
杜甫《登高》参赛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登高》参赛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登高》教案——杜甫课程名称:语文[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1、吟诵法。2、讲析法和点拨法。3、讨论法。4、情景展示法。[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

2、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分钟)] --------[指导诵读(3分钟)] -------[作者简介(4分钟)] -------[赏析文本(28分钟)] --------[本诗小结(3分钟) ]  -------[作业布置(3分钟)]8[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分钟)同学们

3、愿意听电影故事吗?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

4、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二、指导诵读(3分钟)1、放音乐《二泉映月》。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

5、课堂气氛。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8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 孟子曾经说过:“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三、作者简介(4分钟) 1.杜甫杜甫(712—77

6、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身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期曾漫游各地,20岁作《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成为千万有志青年的座右铭。后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2.写作背景<<登高>>这一首诗,向

7、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奉节)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

8、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对作者有了了解之后,我们来理解本诗的内涵。四、赏析文本(28分钟)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⑴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明确:这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