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1).docx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1).docx

ID:49648934

大小:13.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2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1).docx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1).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植被等自然差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人文差异,感悟“区域差异”,体味“秦岭—淮河”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主导因素,比较它们的突出自然地理差异,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3、用事例初步说明“秦岭—淮河”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二、教

2、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体味“秦岭—淮河”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2、教学难点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三、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各种自然和人文差异进行一一梳理,感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体味区域(中国)内部的差异性。针对如此复杂的区域,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将其(中国)划分成尺度更小的区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所以,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区域划分,在区域划分的探究中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比较它们的突出地理差异,全

3、方位理解“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本节课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主要目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和评价,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完成探究问题。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分布图和各种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查找关于中国地理差异的资料。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师生共同欣赏祖国最美风光。设计意图:在欣赏祖国风光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各地自然差异与人文差异,为后面的

4、中国地理差异和区域划分做铺垫。(一)地理差异显著活动:说说祖国各地的不同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美丽的祖国,风景如画,多彩多姿,请你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说说祖国各地在自然与人文等方面都有哪些差异。2、学生小组内交流之后选代表在班集体交流。学生在集中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也可以利用教师课件中提供的地图或图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预设学生回答如下: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种地形类型齐全;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②我国降水东南多,西北少,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③我国气温南方高北方低,自

5、南向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特殊的高原气候区。④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多,流量大,属于外流区;西北部非季风区河流少,多内流河,属于内流区。东部地区河流南方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北方地区流量小,冬季有结冰期。⑤我国东南部水资源丰富,西北部水资源匮乏。⑥我国东部平原多耕地,种植业发达;西部高原多草地,畜牧业发达;东北和西南山区多林地,林业发达;南方多河湖的地区以及东部沿海渔业发达。⑦我国北方树木冬季落叶,南方树木四季常绿;北部内蒙古高原自东向西植被越来越稀疏。⑧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从东南向西北

6、人口密度逐渐减小。⑨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发达,西部地区工业欠发达。⑩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线稠密,交通便利,西部地区交通不便。我国传统民居……;我国传统节日……;居民饮食……3、师生共同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