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

ID:49667660

大小:1.4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2-29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_第1页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_第2页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_第3页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_第4页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诸子登岘山》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生平简介】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

2、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岘山主峰书法欣赏一、学习目标: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適、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二、自由朗读、

3、背诵 三、诗句解释:1.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2.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由于山上有历史印迹,才来登山)3.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山所见所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的秋景。)4.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为何作者会流泪?)《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游岘山而作的诗。“诸子”是“诸君子”的省略,意思是“几个朋友”,不可解作“几个儿子”。岘山在襄阳城外汉水上,是一处与羊祜有关的古迹。我们必须先了解羊祜的故事,才能了解这首诗。【诗文赏析】羊

4、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处境伤怀,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立了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都欷歔感慨,不觉下泪。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四、问题探讨: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

5、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明确: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2.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明确: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3.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明确:怀古伤今(吊古伤今)4.今读其诗,你会有何感想?提示:感想应从诗人的感想中来。“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

6、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5.品读“尚”【品读与探讨】作者是如何表达吊古伤今这种情感的?首联凭空落笔,似不入题,但却引出了诗人的无限感慨;第二联紧扣上联的“古”“今”,道出自己的怀古伤今来自于这次的登临;诗歌的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第三

7、联写登临所见,严冬天寒,更衬托出登临者的伤感;第四联既是写景,也是吊古伤今。“读罢泪沾襟”,是诗人的自我感伤,也暗用了“堕泪碑”的典故。寓怀古伤今之情于说理和叙事写景之中。五、古人评价: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清•沈德潜六.艺术特色:  思考:试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孟浩然长于五言,这首诗写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古澹悠远的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价“语淡而味终不薄”。七.小结:一二句说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引出作者的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