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 (6).ppt

登幽州台歌 (6).ppt

ID:49671418

大小:1.08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29

登幽州台歌 (6).ppt_第1页
登幽州台歌 (6).ppt_第2页
登幽州台歌 (6).ppt_第3页
登幽州台歌 (6).ppt_第4页
登幽州台歌 (6).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幽州台歌 (6).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选自《陈伯玉集》。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诗人。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背景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

2、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失意人生,狭路相逢这是一个失意人的故事。故事开始于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故事的主人公仪表堂堂,大有作为,然遇人不淑以及直言不讳,惹来诸多猜忌之音:首先在谏言期间,不受重视,深陷囹圄;其次在参谋期间,自告奋勇,饱受株连;幸而在忧愤之间,奋笔疾书,得有佳诗;在走投无路,报国无门后,陈子昂忧愤万分,悲从心出,终于站在幽州登楼台前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

3、世求才的明君。念天地之悠悠,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伤感的样子。独怆然而涕下。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涕:古时指眼泪。念:想到。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诗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登幽州台歌——鉴赏诗歌的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

4、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登幽州台歌——鉴赏陈子昂压卷之作。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登幽州台歌——总结内容解析:1、孤独2、生之短促3、怀才不遇封建士子共同的命运人类摆脱不了的命运}内容解析:前两句五字三顿,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六字四顿,音节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喟然长叹的情景。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教学总结一、《登幽州台歌》的丰厚内涵二、《登幽州台歌》的艺术特色1、孤独的慨叹2、生之短促的感喟3、怀才不遇的哀伤1、景藏情中2、沉郁悲壮3、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

5、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