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doc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doc

ID:49693698

大小:220.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3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doc_第1页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doc_第2页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doc_第3页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doc_第4页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基础教学部机械识图课教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授课章节单元四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案设计者机械识图组周次第2周计划课时90min实际课时授课类型讲授课、板图演示、讨论法、学生练习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2、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是否画分界线;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分类;2、能区分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会分析是否画分界线;二、能力目标:1.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2.能区分给出组合体的组成方式表面连接形式,会分析是否画分界线;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由基本几何体到组合体的空间

2、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分类教学难点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是否画分界线原因分析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同学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够,在区分是否画分界线时,不易理解。化解方法:由实际模型、实例入手,让学生参与总结知识点。学生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基础都打的比较扎实,仍然有部分同学对于基础知识不在乎,在我们讲解组合体基础知识后就要增加一些有难度的内容,首先提醒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掌握好学习的方法。由浅入深地讲解内容。学生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课本完成知识链接、预习指导中相应的练习;2、结合实际模型,理

3、解老师总结的知识点,通过练习组合体的组合方式教学策略与方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教学准备1.准备绘图工具;2.准备演示模型;3.提前做好部分板书;4.准备ppt、导学案。第5页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基础教学部机械识图课教案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资源设计意图时间(min)引入设计对上节课进行简单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组合体的概念以及组合体的组成方式;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一下,1、什么是组合体?由基本体组成的复杂形体称为组合体。2、组合体的组成方式有哪几种?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跟随老师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引出

4、组合体的概念。课本引出本节课内容并让学生产生思考。5分钟新授课设计一、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清楚学习目标;2、小组展示后进行评价二、重点、难点提问学生并进行点评。三、知识链接1、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完成,老师检查完成情况;2、教师分析解疑、点评、总结。四、预习指导(学法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本节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小组同学讲述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阅读课本57页,导学案、课本、模型明确学习目标,知道本节课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同时能够区分重点和难点。检验学生对前面内容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完成本5分钟10分钟第5页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基础

5、教学部机械识图课教案新授课设计1、课前独立完成阅读课本57页,清楚要学习的内容,在课本上勾划概念;2、小组根据课本,讨论总结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及画法精讲知识:1、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不平齐、平齐、相切、相交(1)不平齐:指两基本几何体的表面相互错位或不平齐(要画线)。(2)平齐:指两基本几何体的表面相互平齐。(不画线)(3)相切:指两基本几何体的表面光滑过度,曲面与曲面、曲面与平面相切(不画线)。(4)相交:两基本几何体的表面彼此相交(要画线)。清楚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及画法。根据老师演示,认真观察,听讲,记录导学案、课本、模

6、型次课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教师通过演示,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形式的画法及是否画分界线10分钟15分钟第5页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基础教学部机械识图课教案新授课设计五、自学导航(一)课堂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2、组织小组展示并进行修正评价;3、教师分析解疑、点评、总结。(二)你来表现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2、组织小组展示并进行修正评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练习,根据老师讲解,改正错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练习,根据老师讲解,改正错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7、。20分钟10分钟第5页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基础教学部机械识图课教案(三)共同探究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2、组织小组展示并进行修正评价;3、教师分析解疑、点评、总结。六、配餐作业预习课本,完成下次导学案“课前”部分。小组思考讨论完成共同探究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10分钟5分钟学生课外作业设计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设计1、学生课堂听讲、思考、回答问题情况:课堂考勤、纪律、听讲、思考回答问题等情况按评价手册中得分分值记入课堂评价手册;2、学生课堂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记入导学案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表;3、学生动手画图及

8、课外作业练习质量:以学生作业成绩按百分制记入课堂评价手册。教学反思补充内容设计:第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