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doc

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doc

ID:49716537

大小:89.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3

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doc_第1页
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doc_第2页
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doc_第3页
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doc_第4页
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中国古代吏治看官吏培训制度  2002?10月成都?政学院学报October.2002堑!兰堑!塑=些!兰!!篁!!!!鬯!!!!!!!些!竺皇!!堡垒!竺垫!兰兰!竺!型;!;些!;!一从中国古代?治看官?培训制度黎静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党校.四川成都610300摘要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务水平。  历史发展表明,重视官?培养有助于提高统治阶级、国家政府的?政能?并提高国?。  文章探讨了中国古代官?的培训制度。  关键词中国;培训;?治D630.3A1008—5947(2002)05—0036—02浩如烟波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治始终是每个朝代的重头戏。  官

2、?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个朝代的政务水平。  中国历史发展表明。  重视官?培养与管?有助于提高统治阶层、国家政府的?政能?并提高国?。  否则,将会导致管?能?的?后直至国?的衰败。  从古代的官?培养到现代的公务员培训,?只是一种名称的变化,而是一段漫长的历史演进,其起伏的发展轨迹向人们昭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政府是没有希望的政府,而一个仅有文化却?能使之化为??的政府同样是没有前途的政府。  在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教育思想可谓博大精深。  在“培训”二字未曾明确提出之前,教育就是对官?和百姓的教化与管?。  从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提出与世袭制相对的“学而优则仕”原则到朱舜水阐

3、述“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的观点,典型地反映了历代哲人学者中普遍存在的“学本论”思想,正是从“以学为本”的基本思想出发,诸子百家们或论阴阳、或谈纵横,大都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培养人才,为善兴道,治乱废妄,安国利民。  而历代统治者?把这个原则作为对官?的最高要求。  古代思想家们并?认为教育的对象仅限于百姓,而是明确地把君主、官?划人范围之内。  且认为君、?、民三者关系紧密相联。  由于公众与最高统治者并?直接相处,所以,大?的教化工作靠各级官?去做,这就使官?的素养同样显得十分重要。  管子指出“主身者,正德之本也;官治者,耳目之制也。  身立而民化,德正而

4、官治。  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1j孔子分析道“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正。  “君为正。  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为正,百姓何所从乎?”【21苏绰,刘禹锪也分别直言执政者自己修养得?好,却想让?百姓有好的修养,那是?可能的。  “君??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者,是犹无的而责射中也。  【3J‘‘修身而?通及治者有矣,未有?自己而能及民者。  【41周初的统治者认为?治的根本是“敬天保民”。  上天是宇宙间的主宰,?可?敬,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心即天意,保民也是敬天。  以上观点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君、?、民之问的正向影响关系。  的确,历史的经验教

5、训也反复证明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  唐太宗治国的前期,由于他既注重自身修养。  又鼓励手下犯颜直谏,因此,朝廷中直臣大?涌现,就连在隋炀帝时期臭名远扬的谗臣裴矩到了唐太宗那?,竞也能处处秉公办事了。  然而,晚?的唐太宗却放松了自身修养,致使许多文官武臣享有美誉的人,如褚遂良之流,随着太宗的晚节?保,也潜移默化地变成了专看太宗脸色?事,穷凶极恶陷害忠良的谗臣。  贾谊的结论是做臣子的违法,是君主的罪;作官?的?合要求,是君主的过错。  【51孟子?是形象地把这种上对下的影响概括为“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堰。  _6J因此,古人强调只有官?修养好了,才能担负起

6、管?,教化民众的任务,所谓“明主治??治民”有其深刻的哲?。  遗憾的是,历代先人们虽有许多“正百宫,化万民”的深刻思想、详尽论述,但往往难以付诸实践,古【]2002—09—05[作者简介】黎静,女,中共成都市青自江区委党校科研科科长、讲师。   万方数据成都?政学院学报2002?第5期代?治?谈?上有官?培训的制度化。  中国古代?治从某方面来讲,是完备而规范的;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制度有诸多亮点。  在公元七世纪,唐?对东亚,东南亚地区各国有深远的影响。  汉唐的官?管?制度甚至被朝鲜高丽王朝沿袭。  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大化维新”几乎抄自唐制。  但历史终归是历史,表现在?治上的

7、先进毕竟是过去。  相对而言,我国古代?治?侧重于对官?的选拔、考核、管?、监督。  奴隶制时代的“春朝、夏宗”,“秋勤、冬遇”;秦朝要求为官者做到“五善”一是忠信敬上,二是清廉勿谤,三是举事审当,四是喜为善?,五是恭敬多让。  为调动封建官?为国家效?的积极性,并使优胜劣汰,秦朝还规定了对官?的考核和奖惩,其中最重要的是“上计”制度?初由各级官?制定计划,?终考核,优者奖酒肉,劣者训诫。  到了汉朝逐渐形成一套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需要的职官管?制度。  从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