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理生化实验.doc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doc

ID:49723000

大小:25.4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2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doc_第1页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doc_第2页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doc_第3页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doc_第4页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小木虫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理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分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如下所示:(一)糖、醇发酵试验原理: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有些细菌分解某些糖(醇、苷)产酸(符号:+)、产气(符号:○),培养基由紫(蓝)变黄(指示剂溴甲酚紫或溴百里酚蓝由紫或蓝遇酸变黄的结果),并有气

2、泡;有些产酸,仅培养基变黄;有些不分解糖类(符号:-),培养基仍为紫(蓝)色。培养基配制:一般细菌常用休和李夫森二氏培养基:蛋白胨:2g,K2HPO4:0.2g,NaCl:5g,糖(醇、糖苷):1%,水洗琼脂:5~6g,蒸馏水:1000mL,PH:6.8~7.0,溴百里酚蓝:1%水溶液3mL(先用少量的95%乙醇溶解后,再加水配成1%水溶液)。先调PH后再加指示剂。芽孢杆菌培养基配制:(NH4)2HPO4:1g,MgSO4:0.2g,KCl:0.2g,酵母膏:0.2g,糖(醇、糖苷):1%水洗琼脂:5~6g,蒸馏

3、水:1000mL,溴甲酚紫:0.4%乙醇液2mL,PH:6.8~7.0。先调PH后再加指示剂。将以上培养基分装试管,培养基高度约为4~5cm,115℃灭菌20min。测定的糖(醇、糖苷)类可以包括:葡萄糖、蔗糖、甘露糖、乳糖(1.5%)、半乳糖(1.5%)、D-山梨醇、果糖、阿拉伯糖、麦芽糖、纤维二糖、木糖、水杨苷等。注意:以上亦可用液体培养基。接种和观察结果:用18~24h的幼龄菌种,用穿刺针接种于培养基中,适温培养1d,3d,5d后观察,颜色变黄为阳性,不变为阴性;有气泡产生为产气。结果记录:产酸:+,产气:

4、○,不产酸长气:-。(二)淀粉水解试验原理: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培养基配制:牛肉膏5g;NaCl:5g;可溶性淀粉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7.2121℃灭菌20min。试验方法:以18~24h的纯培养物,点接于淀粉琼脂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1℃培养24~48h,或于20℃培养5天。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养表面,若为液体培养物,则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立即检视结果,阳性反应(淀粉被分解)为

5、琼脂培养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养物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或肉汤颜色无变化。阴性反应则无透明圈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范文..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适。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结果记录:分解:+,不分解:-。(三)V-P试验原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

6、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培养基配制方法:蛋白胨5g;葡萄糖5g;NaCl(K2PO4):5g;蒸馏水:1000mL;PH:7.0~7.2,分装试管,毎管装约4~5cm,115℃灭菌20min。试剂:40%NaOH(或KOH),a-萘酚。试验方法:将试验菌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于36±1°C培养4天、培养液2.5ml先加入a萘酚(2-na-phthol)纯酒精溶液0.6ml,再加40%氢氧化钾水溶液0.2ml,摇动2~5min,阳性菌常立即呈现红色,若无红色出现,静置于室温或36±1°C恒温箱,如2

7、h内仍不显现红色、可判定为阴性。结果记录:阳性:+,阴性:-。(四)甲基红(MethylRed)试验原理:有些细菌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培养基配制方法:与V-P试验培养基一致。试剂:甲基红:0.1g,95%乙醇:300mL,蒸馏水:200mL。试验方法:挑取新的待试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通用培养基,培养于36±1°C或30°C(以30°C较好)3~5天,从

8、第二天起,每日取培养液1ml,加甲基红指示剂1~2滴,阳性呈鲜红色,弱阳性呈淡红色,阴性为黄色。迄至发现阳性或至第5天仍为阳性、即可判定结果。结果记录:阳性:+,阴性:-。(五)菌膜形成试验有些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膜,利用这一特征可进行不同细菌的区别。培养基配制方法:蛋白胨:5g;氯化钠:5g;牛肉膏:10g;蒸馏水:1000mL;pH:7.2。121℃灭菌15~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