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尝试.doc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尝试.doc

ID:49759682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尝试.doc_第1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尝试.doc_第2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尝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尝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尝试-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些有利因素,有效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总览全册教材,确定渗透规划。语文学科中每篇课文、每幅插图都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我们在每个新学期开始,都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览教材内容,针对各类型课文中的德育内容作出合理的统筹规划,进而确定出本期的德育重点,制定

2、出教学计划。如我们教小学语文第二册时,对德育内容作出如下规划:第4课《祖国多么广大》讲的是我们祖国的地域辽阔,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第7课《小猴子下山》,培养学生做事专一。第29课《吃水不忘挖井人》,赞美毛主席关心劳动人民的好品质等等。挖掘教材内容,实施渗透计划。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照课文的实际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德育计划,设计出适宜的施教方法。(1)把握中心,提高道德认识。要提高学生某一道德素质,应该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中心思想和道德认识。如第13课《两

3、只小狮子》,用对比的手法讲了一只勤奋的小狮子刻苦锻炼掌握本领,另一只小狮子怕吃“苦头”,想依赖父母、依仗父母的权势生活。联系实际:现在独生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的小朋友应当自己做的事,如: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都还要父母代办。在讲课时,引导学生向勤奋的小狮子学习,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地锻炼自己,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重点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让学生明白“真正的狮子”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有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才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2)创设情境,培养道德情感。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支柱。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情感体验中去兴致勃勃地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如:教第24课《王二蟹,先放录音儿童歌曲《王二蟹,情深意切的歌曲把学生的情感带入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的时代背景之中。同时出示《王二蟹多幅彩色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师的图文讲解,学生更加痛恨凶残毒辣的侵略者,敬佩小英雄王二小的思想感情就被激发出来了。(3)借助教材,训练道德行为。思想品德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与发展,如果光局限于理解好课文内容还是不够的。如第15课

5、《小白兔和小灰兔》,讲的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白菜。小白兔收下老山羊一包菜籽回家自己种白菜。小灰兔收下老山羊的白菜回家不干活,饿了吃送的白菜。小白兔对小灰兔说:“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含意深刻,意思是说:“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让学生学完课文后明白:只有热爱劳动,靠自己才能生活得好。一年级的小学生,依赖性较强,劳动能力也较差,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现存的问题,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劳动实践要求。如在校做好值日生、大扫除,在家利用双休日自己收拾房间,打扫卫

6、生等,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总之,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应针对学生真实思想进行适时教育。好像细雨润物一样,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觉地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