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生理应用解剖.ppt

心电生理应用解剖.ppt

ID:49807239

大小:3.1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3-02

心电生理应用解剖.ppt_第1页
心电生理应用解剖.ppt_第2页
心电生理应用解剖.ppt_第3页
心电生理应用解剖.ppt_第4页
心电生理应用解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生理应用解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脏大体解剖心脏外形“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前面观后面观心脏支架结构四个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两个纤维三角:右纤维三角(主动脉瓣环和左右房室环)左纤维三角(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环)一个韧带:圆锥韧带(主动脉瓣环和肺动脉瓣环)上述结构总称心脏支架结构。心脏瓣膜右心解剖左心解剖心脏血供右心:右冠左室:前降支(前壁和室间隔)回旋支(侧壁和后壁)右冠(下壁、后壁和室间隔)室间隔:前降支(前上2/3)后降支(后下1/3)心脏传导系统60~10040~6020~4050窦房结:右冠(60%)、左冠(40%)房室结:右冠(90%

2、)、左冠(10%)右束支和左前分支:前降支左后分支:回旋支和右冠心电生理应用解剖—右心解剖右心大体解剖右心房固有心房腔静脉窦右心耳界嵴冠状窦口卵圆窝右房室口Todaro腱Koch三角右心房右心耳内有梳状肌,右心房永久起搏电极放置部位。右心房界嵴横部于上腔静脉口前内方起于房间隔,向外横行至上腔静脉口前外方,移行为垂直部,垂直向下,于下腔静脉口前外方延续于下腔静脉瓣(欧氏瓣),向内与房间隔相连。体部/固有心房(梳状肌,内壁凹凸)和静脉窦部(无梳状肌,内壁光滑)心电各向异性传导非常突出,局灶性房速2/3起源于界嵴,又称界嵴性心动过速。右心房上腔静脉窦

3、房结: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下。部分心房肌细胞延伸至腔静脉壁内构成腔静脉肌袖,与部分房颤起源有关。下腔静脉下腔静脉瓣(欧氏瓣),右心房峡部的重要结构,与房扑发生有关。右心房冠状窦(CS)冠状窦口:直径0.5~1.0cm,窦口扩大被认为是慢径产生的病理基础,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窦口通常较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后间隔心外膜旁道消融靶点。右心房Koch三角冠状窦口、Todaro腱和三尖瓣隔瓣附着缘之间的区域。深面为房室结,顶部为希氏束。房室结双径路消融区域,心导管检查时在此三角区过分刺激可引起心率失常。TriangleofKoch右心房右心房峡

4、部下腔静脉瓣(欧氏瓣)、冠状窦口和三尖瓣隔环在右心房后下部形成的狭长传导通道,包括后位峡部(三尖瓣后环-下腔静脉)、间隔峡部(三尖瓣隔环-冠状窦口)和冠状窦口-下腔静脉;慢传导特性,房扑折返环路关键部位。固有心腔动脉圆锥室上嵴隔缘肉柱三尖瓣复合体节制索肺动脉口右心室右心室右心室以圆锥乳头肌为界,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先天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易致室速发生,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先天发育不良,病理特征是心室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最常受累部位为心尖部和漏斗部。右心室蓝色血流代表流入道,位置较低;绿色血流代表流出道,位置较高。右心室三尖瓣环右房室肌在三尖瓣环平

5、面对合后,以心室肌为主连于瓣环,整体向上凹向心房腔。右侧旁道消融在心室侧很难稳定贴靠于三尖瓣环,不得不取房侧消融。正位透视三尖瓣环位于心影中部,脊柱左缘,最大希氏束电位记录点为三尖瓣环顶部。三尖瓣环最低点与冠状窦处于同一平面或略低于冠状窦口。右心室流出道包括动脉圆锥、间隔部和游离壁部。流出道起搏:三尖瓣隔瓣与前瓣交界处瓣环下方,圆锥乳头肌瓣叶侧心内膜,其后下方为室间隔膜部。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室间隔膜部右前上方,电极固定在室上嵴。心电生理应用解剖—左心解剖左心大体解剖左心房左心耳卵圆窝二尖瓣环左心房左心耳开口于左上肺静脉开口前下方,腔内富含肌小梁

6、,腔面凹凸不平,易致血栓形成;壁薄,易损伤,致心包填塞。左心房体部位于气管分叉以下,与左主支气管靠近,前方为升主动脉,后方通过心包斜窦与食管相邻,壁薄,左心房后壁消融有导致心房食管瘘可能。左心房肺静脉近心房处肺静脉由心肌纤维环绕,称为心肌袖,其内有窦房结样细胞,可作为正常心脏潜在起搏点。上肺静脉心肌袖较下肺静脉发育好,大多数诱发房颤的早搏起源于上肺静脉。肺静脉前庭:肺静脉开口与左心房体部之间的漏斗样扩张的区域。房间隔卵圆窝位于房间隔右侧中下1/3偏后方,长轴呈垂直向,直径约2cm,窝底厚1mm。不管左心房大小,只要纵膈不偏,卵圆窝位置变化不大。

7、房间隔穿刺。房间隔前缘与主动脉后窦中点相邻,主动脉后窦与右房、左房均为一壁之隔,主动脉窦瘤破裂既可破入右心房也可破入左心房。左心室以二尖瓣前叶分为:流入道(窦部)流出道(主动脉前庭)左心室左心室左心室室壁厚度约为右心室2-3倍;室间隔凸向右心室腔,左心室腔呈圆形。左心室室间隔呈45度斜位,包括膜部和肌部。膜部位于室间隔后上部,由两层心内膜和其间结缔组织构成,无肌纤维,厚约1mm。膜部右侧面被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分隔右心房和左心室,下部分隔左、右心室。左心室二尖瓣环左房室肌分别连于二尖瓣环,平滑无折叠,左侧旁道心室侧消融,导管易于

8、稳定钩挂在二尖瓣环下。左侧旁道几乎均位于二尖瓣后叶瓣环,前叶瓣环几无旁道。ThankYou!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