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docx

ID:49981467

大小:19.51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0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docx_第1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能懂得诗中的情感和哲理。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课时安排:1课时《登幽州台歌》一、课前导入天气清爽,适合攀登,古人喜欢登楼爬山赋诗言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陈子昂,品读他登上幽州台后所写的诗。二、初读,读准字音节奏学生初读古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个别读。强调:注意把握节奏、情感。正音:怆(chuang)三、再读,读通内容1.简介作者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他论诗标榜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文风,所作诗歌以三十八首《感遇诗》最为

2、杰出。2.自学指导一: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请从诗中找出一个词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明确:用文中一个词语来解释是——“怆然”。3.“怆然”的原因之一:解读“古人”、“来者”。背景资料:①幽州台,即蓟北楼,又称烟台,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为雪国耻,采纳谋士郭魏建议,在燕都蓟城著高台,至黄金于其上。招揽天下贤才,终于招到乐毅等人,致使国家慢慢富强。②公元696年,契丹人举兵南侵,连陷幽、冀、营三州。武则天派她的侄儿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诗人陈子昂也随军北上,任参知军事。武攸宜为人轻率,没什么谋略,连吃败仗,陈子昂屡献破

3、敌之策,他概不理睬。面对来势汹汹之敌,陈子昂请分君万人为前锋,以阻敌之势。武攸宜这次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降职处分。诗人心中悲愤难鸣,登上幽州台,慷慨沉吟,一挥而就写下这首震古烁今的《登幽州台歌》。(板书:心理孤单)明确:古人,是指古代那些像燕昭王一样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就是未来的贤者英杰。诗人伫立天地间,往前看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明主。往后看,又来不及看不到未来的贤明君主。放眼望去,当世的贤明君主又在哪里呢?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四、三读,读悟情感自学指导二:作者“怆然”的原因仅仅是因

4、为怀才不遇吗?方法:“天地悠悠”与“独”作对比。明确:“念”表现了诗人追索人生和宇宙奥秘的苦心。“独”又渲染了诗人报国无门,理想无法实现的孤独苍凉之感。诗人引出“天地悠悠”与“独”作对比,衬托人的孤单渺小,由个人遭遇想到天地悠悠,生命短促,宇宙无穷,人生有限。(板书:身体孤单)五、小结: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个字描写,只是写登台的感慨,成为了千古名篇。这与很多诗人的登高怀远寄怀诗迥然不同。这是一幅由天、地、人、时间、宇宙交织而成的壮美画卷。明末清初黄周星:“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此者。此二

5、十二字,真可以泣鬼。”六、板书心理孤单怆然身体孤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