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系统简单介绍.ppt

DVB系统简单介绍.ppt

ID:49982609

大小:1.4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06

上传者:简单2019
DVB系统简单介绍.ppt_第1页
DVB系统简单介绍.ppt_第2页
DVB系统简单介绍.ppt_第3页
DVB系统简单介绍.ppt_第4页
DVB系统简单介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DVB系统简单介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DVB系统简单介绍内容:在我们了解DVB系统的简单框架。意义:我们需要了解DVB相关标准、应用。 1.DVB的各国使用的标准1.1各国使用的标准:欧洲采用的是DVB(DigitalVideoBroadcasting)标准,被欧洲各国、中国等许多国家采用;使用MPEG1&2和DolbyAC3音频标准。美国采用的是ATSC(AdvancedTelevisionSystemCommittee)标准,被美国、加拿大、韩国和阿根廷采纳;重点放在如何让HDTV节目在传统射频载波上传输,使用DolbyAC3音频标准。日本采用的是ISDB(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标准,使用范围仅限于日本国内;重点放在如何在同一个系统中兼容标清和高清节目,使用MPEGAAC先进音频编码(类MPEG4)。 1.DVB的发展史TheWorldofDigitalTelevisionfromAugust2002DVB-SDVB-CISDB-T(from2003)DVB-SDVB-SDVB-CDVB-TATSC????CableLabsDSSDVB-SDVB-CDVB-SDVB-C1.1各国使用的标准: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1DVB的各层结构音视频编码层,使用MPEG1、2等多项标准对模拟音视频信号进行采样和压缩。服务信息层,使用DVBSI标准产生PSI、SI和EPG等信息服务。基带传输层,使用ASI(异步串行)、SPI(同步并行)、SSI(同步串行)接口。前向纠错和信道编码,使用188/204RS编码和各种S、C、T信道编码。射频层,通过现有的卫星、CATV(有线电视网)、SFN(单频网)、甚至Internet等进行信号传送。底层顶层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1DVB的各层结构2.1.2信源端模型: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1DVB的各层结构2.1.2信宿端模型: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2DVB的相关标准2.2.1音视频标准MPEGISO/IEC13818-1(系统层)传输流TransportStream和基本流打包PES的语法描述T-STDBuffer模型(解码端)节目服务信息PSI的定义(包含PAT、PMT、CAT、NIT)节目参考时钟PCR、显示时间标签PTS和解码时间标签DTS的定义ISO/IEC13818-2(视频编码层)以MPEG-1为基础语法,描述MPEG-2的编码方法,包括GOP、Picture、Slice和MacroBlock等的语法定义5种编码方案和四种源的格式和水平定义,如MP@ML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方法ISO/IEC13818-3(音频编码层)基于ISO/IEC11172-3的MPEG-1音频编码标准,采用率44.1K定义扩展的多信道音频和更低的采样率,如32K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2DVB的相关标准2.2.2基带标准BasebandTR101154(各个系统的执行指引)编码解码控制、最小的接收机功能描述等等(源于13818-1的扩展部分)ETS300468(SI的详细描述)定义SI链表机制、定义SI表格、定义其中的具体描述TR101211(SI执行指引)定义SI的操作规则TR101162(SI信息的分配)定义SI码流的分配到独特的播送设备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2DVB的相关标准2.2.3传送标准Transmission卫星发送Satellite:DVB-SEN300421(S的信道编码、11/12GHz卫星调制方式等)、TR101198(BPSK、QPSK调试方式)地面广播Terrestrial:DVB-TETS300744(T的信道编码、调制方式)、TR101190(DVBT的系统的网络同步控制)有线电缆Cable:DVB-CEN300429(C的信道编码、调制方式)相关其他传送标准,如DVB-MT(OFDM微波传送)、DVB-SFN(单频网同步)、DVB-DSNG(数字卫星节目上传)、DVB-CS(数字卫星主送天线系统)、DVB-MS(10GHz以上信道系统的视频传送),DVB-MC(10GHz以下信道系统视频传输)……,这些标准可以认为是前面三种主要发送方式的补充和辅助。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3DVB的应用系统2.3.1整体结构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3DVB的应用系统2.3.2前端系统转播数字前端复用器、实时编码器、扰码器、适配器、矩阵、网管等系统存储播出前端节目存储、TS节目制作,媒体资产管理,视频服务器播出、媒体资产、EPG、证券信息,综合信息各种应用系统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3DVB的应用系统2.3.3传输系统DVB-CQAM调制器,对传输流采用16、64、128或者256QAM方式进行调制,用于通过有线电视(CATV)系统传送多路数字电视节目,它可与卫星电视系统相适配,将卫星电视统一接收,有线传播。DVB-SQPSK调制器,对复用后的传输流进行信道编码,内码采用卷积码,外码采用里德所罗门分组码,再经过QPSK调制,在卫星11G/12GHzKu频段广播发送数字电视。DVB-TCOFDM调制器,采用多载波(2000多个或者8000多个)正交复合调制方式,在一个COFDM数据帧中,所有载波上使用一样的格雷码映射的QPSK、16QAM或64QAM调制,调制方式最复杂。 2.DVB系统的框架结构2.3DVB的应用系统2.3.4终端系统一般视频用户终端机顶盒(STB)、接收卡、数字电视机、移动终端等互联网用户终端基于internet网开展的音视频广播、点播等业务的解决方案,DVB与internet的融合产物,MPEG-4,realsystem,winMediaServer等技术产物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1DVB-S应用系统3.1.1应用例子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1DVB-S应用系统3.1.2简单原理卫星信道的特点是:可用频带宽、功率受限、干扰大、信噪比低。所以要求采用可靠性高的信号调制方式、强的信号纠错能力,对带宽要求不是特别高。QPSK是一种恒包络相位调制技术,使用QPSK将数字信息体现在相位上,只要相位不发生变化,幅度上的衰减和失真不会影响接收,抗雪衰、雨衰能力强。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1DVB-S应用系统3.1.3参数介绍下行频率:卫星转发器的下行频率,卫星上面每个转发器都有一个固定下行频率。下行频率的设定跟LNB进行混频之后得到接收机高频头的950MHz~2150MHz频段的高频信号。LNB工作在C波段时候混频频率是5150MHz,工作在Ku波段时候是13100MHz。所以C波段的下行频率在3000MHz~4200MHz之间;Ku波段下行频率在10950MHz~12150MHz之间。符号率:QPSK的符号率就是I、Q单路相位信号的符号率,每符号携带2比特的信息。视频节目的QPSK的符号率一般在2MS~40MS之间。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1DVB-S应用系统3.1.3参数介绍极化方式:极化方式是卫星转发器下行的时候载波的偏振方向,作用是提高同频载波的利用率。常见的QPSK计划方式有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椭圆极化基本上不用于民用了。其他参数:LNB本振频率——LNB出厂时候的本振频率设定,跟使用波段和具体LNB有关22K开关——控制天线切换,应用在使用了22K切换开关的场合13/18V切换——控制天线LNB的极化切换,应用在双极化方式的天线DiSEqC——控制天线的转动,仰角,馈源切换等多项参数,使用22K载波传输,应用在LNB端有DiSEqC的设备场合内编码方式(Innerdecoder)——Viterbidecoderwithpuncturedcodes1/2,2/3,3/4,5/6,6/7and7/8,信道解调芯片自动判别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2DVB-C应用系统3.2.1应用例子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2DVB-C应用系统3.2.2简单原理有线信道的特点是:信噪比高、频带资源窄、存在回波和非线性失真。DVB-C采用带宽窄、频带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的调制方式。同时,由于信道信噪比高,误码率较低,纠错能力要求不很高。因此,DVB-C的信道部分采用RS码和卷积码交织技术,正交幅度调制(QAM)。QAM可以说是QPSK的复杂化模型,当调制信号的相位和幅度都产生变化时候,就形成了相位星座图。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2DVB-C应用系统3.2.3参数介绍载波频率:载波频率是使用传统模拟电视的频道资源的频率,传统模拟电视由51~858MHz,每个频道的频率固定。一般数字电视使用较高的频段,避开大部分模拟VSB信号的邻频干扰。符号率:由于QAM方式的不同,每符号携带的比特数目不一样,QAM方式越大,同样符号率的码流码率就越高,但是相应的内编码(puncturedcodes)率就越低。QAM方式:有16、32、64、128、256QAM方式,常用64QAM方式,符号率在6M~7M之间。内编码方式(Innerdecoder):Viterbidecoderwithpuncturedcodes1/2,2/3,3/4,5/6,6/7and7/8,信道解调芯片自动判别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3DVB-T应用系统3.3.1应用例子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3DVB-T应用系统3.3.2简单原理地面广播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存在时变衰落和存在多径干扰、信噪比较低。DVB-T采用前向纠错(FEC)(包括内码交织、内码Viterbi编码、外码交织、外码RS编码)和能有效消除多径干扰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COFDM)和格雷码映射4/16/64QAM调制等进行信道处理。然后在原来用于模拟的6MHZ、7MHZ和8MHZ的频带内发送数字电视节目。DVB-T发送的比特率是可变的。例如:在6MHZ频带可在3.7~23.8Mbit/s比特率之间进行选择;在8MHZ频带可在4.9~31.7Mbit/s比特率之间进行选择。以适应不同的接收环境、如移动接收应适当降低发送的码率。 3.DVB常见的传送方式介绍3.3DVB-T应用系统3.3.3参数介绍载波频率:载波频率是使用传统模拟电视的频道资源的频率,DVBT一般由470~860MHz,每个频道的频率固定。使用高频段避开大部分模拟VSB信号的邻频干扰。带宽模式:有三种带宽模式,分别时6MHz、7MHz和8MHzIFFT模式:DVBT有两种IFFT模式,分别时2K模式和8K模式,表示子载波数目,一般移动接收使用2K模式,固定接收使用8K模式,IFFT模式有信道解调芯片自动识别载波调制方式:在每个子载波上面分别有QPSK,16QAM和64QAM方式,可以由芯片自动识别内编码方式(Innerdecoder)也叫FEC模式,Viterbidecoderwithpuncturedcodes1/2,2/3,3/4,5/6,6/7and7/8,信道解调芯片自动判别保护间隔设定:有四种保护间隔参数,分别是1/32,1/16,1/8,1/4个符号周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