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语言沟通.ppt

书面语言沟通.ppt

ID:49997805

大小:25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07

书面语言沟通.ppt_第1页
书面语言沟通.ppt_第2页
书面语言沟通.ppt_第3页
书面语言沟通.ppt_第4页
书面语言沟通.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面语言沟通.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书面语言沟通第一小节:书面语言的概念第二小节:书面语言沟通的特点第三小节:书面语言沟通的主要形式第一节书面语言沟通概述一、书面语言的概念(一)书面语言的定义书面语言又称为文字语,笔语。它将声音转化为文字,是靠文字记录书写的一种语言符号系统。(二)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文字,或相当于文字的视觉符号如图示、表格等。(三)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关系书面语言是在文字产生之后,在口头语言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比,更加正式,也更严谨,可以长久保存和流传。二、书面语言沟通的特点(一)规范性由于文章接受对象广泛,且有较大差异,因而书面语言要求必须规范。二、书面语

2、言沟通的特点(二)确切性书面语言要求意义确切,不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二、书面语言沟通的特点(三)严谨性由于书面语言采用固定化文字完成,一般很难补充、修正,因而书面语言要求严谨,尽量减少疏漏和失误。二、书面语言沟通的特点(四)长效性人类的经验、文明历史等,主要依靠文字进行记录和传承。没有书面语,我们就无法了解、认识、研究过去的一切。二、书面语言沟通的特点(五)权威性人们常说,“口说无凭,立字为证”,“白纸黑字,无法抵赖”,所以合同、重大决定等往往采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三、书面语言沟通的主要形式(一)阅读阅读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阅读文字符号学习他人的知识和经验,理解他人的情感

3、和意见,达到沟通的目的。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最重要的形式。(一)阅读阅读是眼睛和大脑对文字材料的感知,读书时的眼球并不是沿着每个字连续不断地移动,而是经常“眼停”。抓住一些字,静读后再移到另一些字上。研究发现,只有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大部分阅读的时间属于眼停。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6%。每次眼停,视觉广度大的可见6~7个字,视觉广度小的只看见3~4个字,有时一个字也须经二三次的注视。阅读时的眼停不仅作“正移动”,有时因意义不明了,或未看清楚,还会倒退到原定点,重新感知和理解。这种回视越多,眼停的次数和所费的时间也越多。(一)阅读阅读能力强的奥妙在于眼球移动的次数少,每

4、次抓住的字数多,回视的频率低;阅读能力低,眼停的次数较多,每次抓住的字数却很少,而且经常来回反复地读,甚至只能把一字、一词作为认读单位。因此,只要扩大视野,增加每次眼停时抓住的字数,阅读的效率是会提高的。(一)阅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专家指出,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大约为每分钟5~200个词,经过训练,大部分人的阅读速度可以稳固地提高2~3倍。那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1、默读朗读会使读速受到限制,如何破除“读”的习惯,使阅读不借助嘴巴和耳朵,直接从视觉吸收文章的内容,速度可以提高。(一)阅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2、速读(1)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

5、一行字,就把白纸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读。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加眼停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进程,把遮挡用纸往下挪的速度不断加快,即可逐渐提高读速。(2)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一定数量的材料,限定时间读完。经过长期的速度训练,使速读迅速、准确、协调、灵活,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单位,没有多余的动作,也没有各个动作相互干扰的现象,逐步发展成终身受益的能力。(一)阅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3、理解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最主要标志。理解力可用读后复述来锻炼。读完一段材料,马上复述。可以选择详细的复述,回忆原文,主要靠记忆完成;也可选择扼要叙述,对文章的基本内容用概括性语言

6、表达出来,这能培养概括力;还可以选择创造性复述,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改组原文,然后用自已的语言进行复述,这可综合性地锻炼思维能力。思考与练习将目光集中在表格的中心,限定在25秒内按数字的顺序读出它们所在位置,平均每秒找到一个数字。检验方法:(1)阅读25个数字,最短共需几秒钟?(2)找出所有偶数数字的位置,最短需要几秒钟?(3)找出所有奇数数字的位置,最短需要几秒钟?(4)找出表中5的倍数有几个以及它们的位置,最短需要几秒钟?(5)表中3的倍数有几个?找出它们的位置,最短需要几秒钟?611822141210153252205231316218117941

7、71924舒利泰表阅读速度自测:(1)阅读有没有发声或做出轻微发生动作的习惯?(2)能否一次眼停就可认识一个短语或短句,并能整体理解它的意思?这样每分钟能阅读多少字?是否养成了把目光射到句子中间进行整体认识的习惯?(3)有没有回视、停留或用手指、笔尖指着阅读的习惯?能否准确而又均匀地控制视线,在读物中间垂直地迅速滑动?(4)能否根据字形和构词法,以及词语在句中或上下文的位置推测词义?用压缩和转换的方法以及利用关联词理解长句和复句,从而迅速地抓住句群中重要信息,提高对语段的预测能力?(5)能否迅速地抓住中心句和提示语把握段意?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