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课件.ppt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课件.ppt

ID:50012926

大小:5.64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0-03-07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课件.ppt_第1页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课件.ppt_第2页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课件.ppt_第3页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课件.ppt_第4页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鼻的应用解剖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雄主任医师、讲师2017-09-048:00~9:25外鼻鼻根鼻梁鼻尖鼻翼鼻背软骨支架: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骨支架:鼻骨、额骨鼻部和上颌骨额突外鼻皮肤:较厚,与皮下连接紧密,炎症时疼痛明显,因含较多汗腺和皮脂腺而易发生病变。静脉回流:内眦V、面V颈内V眼上、下V海绵窦危险三角区:由于外鼻部内眦静脉向上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通,同时面部静脉无瓣膜,故外鼻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之间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鼻腔两孔:前、后鼻孔四壁顶壁:筛板底壁:硬腭的

2、鼻腔面内侧面:鼻中隔外侧面:鼻甲与鼻道鼻腔内侧壁-鼻中隔3-鼻中隔软骨;1-筛骨正中板;5-犁骨;6-上颌骨鼓嵴鼻腔外侧壁--非常重要的结构下鼻甲:独立的骨结构。下鼻道:鼻泪管开口,上颌窦穿刺部位。中鼻甲:筛骨的一部分,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水平后垂直的走行特点。鼻内窥镜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中鼻道的主要结构:钩突、筛泡、半月裂孔、筛漏斗鼻道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以筛漏斗为中心,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e

3、ndoscopicsinussurgery,FESS上鼻甲:筛骨结构上鼻道:蝶筛隐窝-蝶窦自然开口鼻腔粘膜:嗅区及呼吸区。嗅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呼吸区:前1/3为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后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鼻腔血管:动脉:分别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及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眼动脉分支:筛前、筛后动脉上颌动脉分支:蝶腭动脉、眶下动脉、腭大动脉蝶腭动脉:内侧支(鼻腭动脉-鼻后中隔动脉);外侧支(鼻后外侧动脉)Littlearea:位于鼻中隔最前下部,由鼻腭动脉、腭大动脉、上唇动脉、筛前、后动脉的鼻中隔分支

4、交汇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鼻出血区域。静脉回流:大致与同名动脉伴行,克氏静脉丛及吴氏鼻-鼻咽静脉丛。鼻腔的淋巴:前1/3汇入耳前、腮腺及颌下淋巴结;后2/3汇入咽后及颈深淋巴结上群。鼻腔的神经:嗅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嗅神经:穿筛板达嗅球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眼神经-鼻睫神经分出筛前、后神经上颌神经-蝶腭神经分出鼻后上外、内侧支及腭大神经自主神经:控制粘膜血管的舒缩及腺体分泌交感: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副交感: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经蝶腭神经节后入鼻腔。鼻窦

5、鼻周颅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左右成对,共4对,依其所在颅骨命名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依照窦口引流位置,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均位于中鼻甲;后组鼻窦: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maxillarysinus)位于上颌骨体内,有5个壁鼻窦中最大的一对,平均容积13ml窦口位置较高,引流不畅,容易感染筛窦(ethmoidsinus)位于筛骨内蜂窝状结构中鼻甲基板为界,分为前、后组筛窦前组筛窦中鼻道;后组筛窦上鼻道特点:骨板菲薄、脆弱,外伤、手术可造成脑脊液鼻漏、眼眶和颅内并发

6、症位于额骨内额窦鼻额管开口于中鼻道蝶窦: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鼻的生理学鼻阻力:由鼻中隔软骨前下端、鼻外侧软骨前端和鼻腔最前部的梨状孔底部、下鼻甲组成鼻瓣膜区。鼻腔气流:层流和湍流生理性鼻甲周期粘液纤毛清除系统鼻腔的生理功能:嗅觉、呼吸、保护、共鸣、细胞分泌、免疫鼻窦的生理功能:细胞分泌、共鸣、减轻头颅重量、维持平衡急性鼻炎(Acuterhinitis)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继之合并细菌感染。临床表现:局部症状:灼热感、喷嚏;鼻塞、流鼻涕、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发热、头痛鼻腔检查:鼻粘膜充血、

7、肿胀;总鼻道、鼻底分泌物病程:约7~10d急性鼻炎(Acuterhinitis)并发症: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感染向下扩展感染向前扩散鉴别诊断:流感、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急性传染病急性鼻炎(Acuterhinitis)治疗:全身治疗:抗病毒治疗抗菌治疗休息、饮水、发汗局部治疗:血管收缩剂滴鼻穴位针刺理疗慢性鼻炎单纯性肥厚性一、分类定义: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特点: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病因:本病非感染性疾病。局部因素:急性鼻炎迁延鼻腔、鼻窦慢性疾病

8、临近感染性病灶药物性职业及环境因素全身因素:1、全身性慢性疾病2、营养不良3、内分泌疾病或失调其他因素:烟酒过度、疲劳、变应性鼻炎等二、鉴别要点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间歇性或两侧交替性持续性鼻涕粘液性粘液性或粘脓性嗅觉减退不明显可有头痛,头昏可有常有耳鸣,耳闭塞感无可有前鼻镜检查下鼻甲粘膜充血肿胀,表面光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