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ID:50013195

大小:92.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3-04

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池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三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宇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问。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

2、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即俗称的象形文字,注重使用象形符号系统记录语言。表意文字越发展,语音因素的加入就越多。例如,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形音字,既包含形又包含音,所以也有学者把表意文字称为意音文字。在造字方法上,汉字所针对的对象是外部世界。先是对外部世界进行细致观察,归纳出各种事物的典型特征,然后摹画,形成最基本文宇,如(人)、(日)、(月)、(雨)、(山)、(水)、(木)等。然后以这些基本文字作为造字的基本要素,即偏旁和部首,逦过偏旁和部首的组合再配以发音形成文字,例如“女字,其基本含义为

3、“妇人也”,即女性,以此为基础加其他偏旁构成妤、奶、妈、妹、妻、妇、姑、姆、妃、安等诸多与女性相关的字。由于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当表示某一事物的文字造成后,要使这一文字在人数众多的使用者群体内得到一致认同,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即新字推广的时间成本很高同时,由于每件事或物都需要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文宇,所以汉字的穿数较多,据相关研究,类似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系统,至少要有两千个以上的文字才能适应语言表达需要,事实上、汉字的字数远超两千个,仅《说文解字》就收录了九千多个字,因为字数较多,汉字的学习和传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即汉

4、字使用的时间成本很高。26推广和学习的时间成本高,频繁的改动会引起混乱,这就要求汉字保持高度稳定性。汉字针对的是外部世界,是对每件事物的描绘,所以不同族群无法以语音为平台学习和接受这种文字,学习者在接受文字本身的同时,必然会接受造字者的观察理念和认知体系。由于汉字的推广成本高,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大范围内的人群所接受和掌握,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汉字只在小范内使用。也就是说,汉字长期为王朝的上层知识团体所垄断,用其记录的内容也主要是王朝关注的事务。这就使得中国早期文字记录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记录内容以王朝贵族的主流观念为主。这些观念通过文字记

5、录下来,并得以流传和不断加强逐渐形成官方观念为主的学说体系、这一特征在中国古代传世文献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对政治事件和说教的记录占有主体地位。如六经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尚书》是政治人物、事件与文诰的集合,其中典、谟、训、诰、命、誓等文体都是政治内容;《诗经》由反映民情的风、贵族生活的雅和宗教性的颂构成;《礼》《乐》主要是政治生活中遵守的规则和仪节;《易》是高层的占卜书籍;《春秋》则是各国政治生活的记录。二是社会与生活的多样性被消解,记录内容服从于记录者的记录需求和认知体系。由于记录者是受过相同教育的王朝知识分子,其记录也是根据王朝需要或

6、职责要求,对记录对象进行取舍,这就致使社会、历史、文化各方面原本复杂的内容或被整合,或被忽略,最终纳入同一体系当中、这一点,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都表现得很明显,主要是官府文化典籍、法律文书、祭祀记录等,缺乏对具体社会生活的记录,其他文明中大量发现的财产情况、商贸记录尤其少见。(摘编自徐义华《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2019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汉字不是依靠语音而是注重使用象形符号系统来记录语言。B.从造字方法看,汉字是在细致观察外部世界、归纳事物典型特征基础上募画

7、而成。C.由于每个人对外部世界认知都不相同,因而造出的表示某一事物的文字也不相同。D.汉字表意性特点决定不同族群的人无法接受汉字中蕴含的观察理念和认知体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恰当运用例证法,将从最基础文字到形音字的造字过程阐述得明白易懂。B.文章从汉字造字方法入手,逐步推出汉字具有推广、使用时间成本高的特点C.从汉字推广成本高到中国早期文字记录呈现出两个特征,文章论证逐层递进。D.在中国早期文字记录两个特征中,文章侧重论述后者,因为后者服从于前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6A.汉字中的

8、形音宇既包含形又包含音,这一事实说明:随着表意文字的发展,汉宇中语音因素的加人会增多。B.每件事或物都有文字与之对应的要求使得汉宇字数较多、而这又大大增高了汉字使用的时间成本。C.对政治事件和说教的记录占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