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上《谈语言》课件.ppt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课件.ppt

ID:50021166

大小:39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01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课件.ppt_第1页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课件.ppt_第2页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课件.ppt_第3页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课件.ppt_第4页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语言——王力作者简介: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法》、《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法理论》、《汉语史稿》等。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一位书呆子在睡觉时被蝎子蜇了,便大喊:“贤妻,速燃银烛,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接着说:“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子,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

2、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老婆,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这回他的妻子才有反应。提问: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又听懂了呢?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各段的大意。第1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第2段:文章脱离口语,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第3、4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第5段:朱自清早期的文章做作,不如后期朴实的好第6、7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第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第10段:既

3、要规范,又要大众化。第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第12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你能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原句吗?——第二自然段中“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一句。——第六自然段中“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一句。分论点(一):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分论点(二):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作者没有明确说出中心论点,他是怎样逐步提出自己的主张的?——先阐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在阐明“书面语应当是规范化的”。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

4、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报道中不准确句子的“故作姿态”。2.对“七月流火”的误用。3.对“最好水平”病句分析。4.对“不以为然”意思误解。对朱自清早年作品与晚年作品比较●试概括本文的主旨。本文谈论书面语的使用问题。主张“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告诫人们应当重视使用语言的基本原则。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规范化。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总结:给下面的画线字词注音时髦弄巧成拙圩堤以讹传讹斟酌娓娓动听máozhuówéiézhēnzhuówěi词语积累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结果

5、跟希望正好相反。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的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推敲: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