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教学设计2.doc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2.doc

ID:50027489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4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2.doc_第1页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2.doc_第2页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2.doc_第3页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掩耳盗铃》教学设计石榴坪学校刘小玉教学目标:1.掌握“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的生字“铃、椎、铿”。2.结合插图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重点、难点:1.联系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2.知道盗铃人可笑在哪里,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理解1.(板书—寓言二则)全班一起读题。2.“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3.出示铜钟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4.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则寓言与这口铜钟有关。(板书:掩耳盗铃)5.教师指导:请看

2、注释,这里的“铃”指的是钟。6.通过预习,谁知道“掩耳盗铃”中的“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出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2)结合插图、动画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则寓言。2.指名读学习目标。3.依据目标,学生自学文言文。4.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寓言跟以往学过的语言不同,它们都是文言文,你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5.老师总结:古代人说的话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我们一定

3、要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也可以借助各种工具书,帮助我们理解故事的内容。三、扫清文字障碍,理解“文言文”1.出示生字:铃、椎、铿。2.学生轮读,开火车读。3.老师强调:“铃、铿”是后鼻音;“椎”现在这个字读zhuī,在文言文中读chuí。4.请联系注释,使用各种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意思。5.幻灯出示课文以及注释。铃:这里指钟。钟:古代乐器。负:背着。椎:敲打东西的器具。铿然:形容声音很响亮。遽:急忙。6.学生自学,理解文言文,同桌互相交流意思。7.反馈文言文的理解情况:(1)除了注释中的字比较难理解,你们还有哪些字不理解它的意思?者:...的人。欲:想要,将要。以:用。毁:毁掉

4、。恐:害怕,担心。闻:听到。夺:抢走。其:他,他的。(3)这篇课文是什么意思?8.学生修改,教室巡视。9.齐读全文,注意朗读时要把盗铃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四、揭示寓意,启发引导1.你知道他掩耳盗铃的结果怎样吗?2.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在什么地方?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播放翻译小故事)指导朗读。五、指导朗读,熟读成诵1.自由再读课文。2.个别朗读,师生共同评价朗读。3.同学们,朗读古文要读出顾问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试划出这则寓言的节奏来。4.反馈划分情况。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铿然/有音。恐人/

5、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5.指名按划分好的节奏进行朗读。6.全班一起朗读。7.展示个人背诵情况,全班一起背诵。六、总结扩展:1.情景再现:发挥想象,掩耳盗铃的人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指名上台演一演。3.师生评议。4.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七、布置作业1.把《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给家长听。2.背诵《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板书设计:掩耳盗铃  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发觉  (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