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68张ppt).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68张ppt).ppt

ID:50052707

大小:2.29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3-02

文言文特殊句式(68张ppt).ppt_第1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68张ppt).ppt_第2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68张ppt).ppt_第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68张ppt).ppt_第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68张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句式(68张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句式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常见文言文句式: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主谓倒置1、亚父者,范增也。2、沛公军霸上。3、沛公安在?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会于西河外渑池。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7、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9、古之人不余欺也。1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特殊句式初体验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翻译下列句

2、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不然,籍何以至此?要不然,我凭借什么(生气)到这种地步呢“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式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了。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②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句子的特

3、点: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之”,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规律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无乃尔是过矣?4、唯利是图。唯才是举。5、唯余马首是瞻。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2.稍出近之,……然莫相知。译文:老虎渐渐走出来接近它(驴),小心谨慎的,不知道

4、它(驴)是什么东西。小试身手翻译下面的句子:例如: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翻译下面的句子: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4.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译文:您既然记着我,希望你不久就回来。小试身手3.府吏见丁宁。规律四:代词“自”“相”“见”作宾语,常常前置。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宾语前置句4.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译文:希望司马光或许原谅我。译文: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世了)。规律五: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译文:“亚父范增面向

5、南坐着”。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1.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宾语前置句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2.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小结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五是方位名词作介词或动词的宾语,常常前置。四是代词“自”、“相”、“见”

6、作宾语,常常前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③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④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⑤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1、用“者”表示。中心词+定语+者”

7、式结构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岳阳楼记》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④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2、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①马之千里者《马说》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③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3、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①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②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鸿门宴》③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④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⑤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⑥铸以为金人

8、十二。4、数量词作定语常后置。定语后置小结2、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4、数量词作定语常后置。1、用“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