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市场分析.ppt

中国种业市场分析.ppt

ID:50088267

大小:6.20 MB

页数:75页

时间:2020-03-04

中国种业市场分析.ppt_第1页
中国种业市场分析.ppt_第2页
中国种业市场分析.ppt_第3页
中国种业市场分析.ppt_第4页
中国种业市场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种业市场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种业市场及相关公司2种子行业概况相关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杜邦先锋公司估值隆平高科估值登海种业估值投资风险及建议内容中国种子市场发展历程发展迟、起步低投入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完全计划管理,科研、繁种、推广、经营割裂实施“种子工程”,开始市场化,各环节开始融合,但种子公司良莠不齐,贩卖假种劣种,坑农害农时有发生2000年《种子法》颁布,真正进入市场化,行业开始整合。打破国有垄断、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进入。第一阶段:九五之前--第二阶段:九五到2000--第三阶段:《种子法》颁布至今-中国种子行业

2、概况种子行业是农业链中的源头,其存在和繁荣与否直接影响某一农业产业的兴衰,已成为国家高度保护的战略性行业。市场规模行业特点行业现状2009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94.1亿元;潜在市场总额是800亿元。其中玉米种子119.2亿元、水稻种子81.4亿元、小麦种子61亿元、蔬菜种子85.3亿元、棉花种子23.3亿元、油菜种子10.9亿元、其他种子13亿元。拥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属于农业链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环节;科研投入高、投入产出周期长(新品从研制、获取专利、审批、试验到推广需要5年以上时间);需要较大的规

3、模支持、持续的技术投入;盈利能力强,大田作物种子毛利率15%~20%,蔬菜、经济作物种子50%以上;自然灾害风险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对种子生产影响大。若公司种子生产基地出现异常气候、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公司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集中度低,全国拥有种子许可企业8700多家,以产销为主;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弱;拥有自主品种权的企业仅100多家,许多企业通过购买申请权而获得品种权;拥有研发能力的种子企业不到总体的1.5%,科研经费不到销售收入的1%,发达国家的

4、种业科研投入一般为销售收入的8%~12%;中国整个转基因重大专项的投入只有250亿人民币,投入较少,研发资源多集中于研发机构;有效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加销一体化的企业近100家,外商投资种业公司70多家;主要政策环境以扶持为主,税收优惠涉及所得税、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关税及增值税多个领域;2000年颁布《种子法》,打击假冒伪劣种子,保护企业研品种;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立顿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增加良种补贴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鼓励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推进转基

5、因新品种产业化政府出台的“七大新兴战略型产业”中,生物育种正是其中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以生物育种为代表的农业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水平低育种资源主要集中在国营科研机构研发和生产相互脱节种子公司一般不愿意或支付不起转让费品种私下转让,亲本流失现象严重行业集中度不高种子公司以行政区域设置,大田作物市场垄断封闭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冲击高级技术及管理专业人员匮乏育种技术向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转变品种选育向商业化和专利化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产加销一体转变;种子生产由粗

6、放型到集约化大生产转变中国种子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制约因素发展方向商品化率需求增长率销售规模增长率玉米种子98%2%5%水稻种子65%5%15%小麦种子40%5%10%棉花种子83%3%10%油菜种子接近100%2%5%政策支持配套财税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种业市场潜在价值约为900亿元,随着种子市场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种子市场在快速升值,目前已经达到约550亿元。自然气候和劳动力资源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适合杂交水稻种的选育、生产和种

7、植有利因素行业壁垒技术壁垒高:品种的选育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是集人才、知识、技术于一体、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批高素质和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这构成了市场进入的难度。品种选育周期长:杂交水稻育种首先要从亲本着手,育成一个亲本一般需要6-8代,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拥有性状优良父母本才能组配杂交组合,在通过评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并取得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证书后才能推广。因此,育成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品种选育周期长。种质资源的限制:种质资源是

8、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育成一个新品种最关键的因素是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搜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创新、培育优良亲本在育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种质资源的搜集、筛选、鉴别、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从事育种工作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够选育出适于生产的新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1997年国家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对育种家育成的新品种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授权品种属侵权行为,只有获得品种权人许可后才能经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