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ppt

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ppt

ID:50104138

大小:2.2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08

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ppt_第1页
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ppt_第2页
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ppt_第3页
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ppt_第4页
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_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上册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主要考点:1、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2、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3、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4、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5、理解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6、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7、理解生物圈的最大的生态系统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2、生物能进行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5、生物能和营养呼吸废物反应生长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构成细胞1、生物的生活需要判断生物的依据7、生物都有和的特性遗传变异一、生物的特征1

2、.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珊瑚C、玩具熊D、松鼠D2.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长蘑菇的朽木B、咸鸭蛋C、玉米D、电脑病毒C习题举例:二、科学探究的方法1、观察法(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等工具)2、调查法3、收集和分析资料4、实验法1.完成下列活动需要用调查方法的是()A、观察细胞结构B、人口普查C、查阅报刊杂志D、网上下载图片B2.科学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应选用()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收集和分析资料D、实验法D习题举例:三、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①明确调查

3、目的和调查对象②注意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④注意个人安全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①按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②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③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③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凭个人好恶)1.你想调查一块草地某种植物的密度,最好采取的方法是〈〉A.大体上进行估算B.一点不漏地数草数量并量地C.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D.划格后逐格计算再累加2.进行生物调查时,下列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A.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B.下水调查C.认真观察,如实记录D.特别注意安全习题举

4、例:CC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光、水、温度捕食、竞争、合作、寄生习题举例: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温度B.土壤C.草D.水分2.热带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这主要是和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水和温度B.阳光和温度C.水和空气D.水和肥沃的土壤CA*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①骆驼适于在荒漠中生活∶尿液少,不易出汗,②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③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特别厚生物对环境的影响∶①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②蚯蚓对土壤的影响,③沙地上栽种植物对沙地的影响探究:2.铁盘一侧遮光,另一侧不遮光的作用是什么?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3.该实验的变量是?设计对照实验。(或设计对照组)光1.每小组应准备

6、多少只鼠妇做实验()A、1只B、2只C、10只C4.该实验中有光(有变量)的一组是组(填“实验组”或“对照组”),无光的一组是组。实验对照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组成∶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①生产者---绿色植物;②消费者---大多数动物;③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为生物部分提供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注意食物链的正确书写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五、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非

7、生物部分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产者——消费者——如水、空气、阳光等——分解者下面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东湖公园的所有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C、一块农田的所有生物和环境D、一个村庄的所有居民C▲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以为起点。生产者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食虫的鸟消费者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会引起()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

8、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A食物链:丙→甲→乙→丁▲物质和能量是沿着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少越多A——微小的水生藻类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E——大鱼大鱼的有毒物质最多。因为有毒物质不易分解,而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A→B→C→D→E1.食物链如何?(用字母表示)2.哪种生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为什么?红色圆点表示排入水中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