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

ID:50120617

大小: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5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村四月》教学设计阜阳市临泉县老集镇南牛小学李为峰【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描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设计理念】本教学过程体现了“以生为本,以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深化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古诗中的意境美,融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赏识与情感于一体,引导学生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古诗的意境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诵读

2、、教师引诵、集体阅读等过程,感悟诗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古诗意境美的能力。【学习目标】1、独立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4、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学习重点】读懂诗意,熟读成诵。【学习难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1、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随着课文的学

3、习,我们走进了自然和谐的《乡下人家》,游览了辽阔宁静的《牧场之国》,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宋代诗人翁卷笔下的《乡村四月》。(齐读课题)2、读了题目,你了解到什么?你知道吗?这四月就是指江南农村春末初夏的时侯,这正是江南农民春耕的时节。3、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乡村,你们心目中家乡的春天美吗?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江南的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我们生活的乡村和江南的乡村有什么不同,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江南乡村四月的?4、作者简介:翁卷,宋代诗人,公元一二O三年前后在世,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人,为“永嘉四灵”之三。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中前后在世。尝登淳

4、祐十年(公元一一八三年)乡荐。终于布衣。工诗,与徐照等称“永嘉四灵”。卷著有苇碧轩集,已佚;又有西岩集一卷,《四库总目》今尚传世。二、读通诗句,书写生字1、久居江南的南宋诗人翁卷,如何用诗句记下这时的情景呢?让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正音,齐读。3、蚕桑的平舌音读得真准,它们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会写吗?(范书)蚕,天虫为蚕,第一笔是横,可别写成撇;桑叶的桑要想把它写得美观,上面的三个“又”就要讲究穿插,写得富有变化,给人高低错落之感。来,自己抄写一遍。三、疏通字词,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一)我们一句一句的来理解,先看第一句,绿遍山原白满川

5、。1、刚才我们学写了生字,读通了诗句:从小学一年到现在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首先要借助注释,疏通字词,接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最后想想画面,体会情感。下面我们借助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2、借助注释,你知道哪些词的意思?(理解山原、白满川)3、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二)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三句。1、第二句过渡:第一句写出乡村景美。2、子规:杜鹃鸟。3、只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叫着。4、诗的前两句重在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了,有静有动,优美和谐。5、第三句写人

6、,乡村的人又怎样呢?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乡村人家多忙呀!难怪诗人说:“乡村四月闲人少”,这里的闲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组词说一说吗?(清闲、悠闲、空闲、休闲)哪些词的解释放在这最合适?你能说说原因吗?(你们说得言之有理,老师总结一下你们的说法,其实你们都想说,乡村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闲着呀!由此可见,他们就是这样勤劳,来,让我们赞一赞勤劳的人吧!(男女指读、齐读第二句诗)6、“蚕桑”的意思?刚才我们借助注释知道了是结束的意思,再把蚕桑放进句中读一读──刚刚结束蚕子和桑叶又插秧,通吗?蚕桑该做什么讲?(点播:看来理解古诗,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诗句中去

7、读。)谁能借助注释,再说这行诗的意思?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句过渡:这句写人赞人,而第一句写景,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⑴简单疏通诗意后,我们感受到乡村的景色很美,来读一读。(齐读)⑵引导:绿遍山原就像什么?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满是的绿色,这绿色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毛毯。(你抓住“遍”字想开去,一用上比喻句,画面就变得更活了,更美了,更丰满了。)在大好的春光下,这绿绿得怎样?到处都是绿色,有深有浅,有明有暗,绿得鲜亮、绿得耀眼,绿得充满了生机。(这一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