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说课稿.doc

《陋室铭》说课稿.doc

ID:50180668

大小:3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6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1页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2页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3页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4页
《陋室铭》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陋室铭》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陋室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陋室铭》是第二单元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本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文章篇幅短小,语言优美,结构精巧,历来脍炙人口。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一学年及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相信朗读和翻译都不成问题。关键是在理解文中所把握的思想感情方面,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许可以理解但是无法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扣住中心词“德馨”来具体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2、能:疏通句意,熟读并翻译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过程与方法:反复研读,体味语言特色。可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精品细读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学生应该不慕荣利,保持高尚的节操。教学重、难点重点:疏通句意,品味优美的语言。难点:a.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b.学会对古人的道德修养批判的学习和接受。10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熟悉“铭”这种文体。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简介文体和作者导入新课师生一起回忆学过的文言

3、体裁:表、说、记,了解新的文言体裁“铭”。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刘禹锡及“陋室铭”的来历。二、整体感知,疏通句意1、教师指导学生一读课文,读准音,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交流,共同解决。教师对于全班都不能理解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点拨、解答。三、精读细品,把握主旨1、指导学生二读课文,读后谈感受,了解文章主旨。教师小结:即使居住简陋的屋子,只要品德高尚,学识高超,即德高学富,就能超越自己,就会受人敬仰,就能得到无比宽广的世界,用文

4、中的话说就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指导学生三读课文,细细品味语言。10教师小结:本文语言优美、音韵铿锵,句式整齐、骈散结合,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本文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兴、对偶等修辞方法,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3、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本文篇幅短小,第一层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第二层写陋室特别:一是自然环境清幽,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三是生活情趣高雅。第三层以名人自比,又以孔子的话来结束全篇。学生大声朗读,理清结构,熟读成诵。四、拓展延伸看谁想得全——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学生联

5、系实际,发表各自的见解和评价。教师点拨: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对古人的道德修养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五、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以山水类比

6、自然环境清幽语言陋室特点交往人物不俗句式整齐骈散结合

7、生活情趣高雅比兴、对偶以古代名贤自比六、本课总结10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巧妙地运用了比兴、对偶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了语言特色,理解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会了对古人的道德修养进行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七、作业布置课外探究:“陋室”是指作者任和州刺史时常居住的一间简陋的小屋

8、子。本文是以描写这间小屋子本身的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又是怎么写的?《陋室铭》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地位、作用、编排意图及前后联系《陋室铭》是编排在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它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文章篇幅简短,只有9句81字,叙、议、抒情,浑然一体。本文是本单元唯一的一篇文言文。编者的意图是在八年级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注重单元教学目标的体现,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精神

9、境界,真正落实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要求。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⑴知识与能力:疏通句意,熟读并翻译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⑵10过程与方法:反复研读,体味语言特色。可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精品细读的方法。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学生应该不慕荣利,保持高尚的节操。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⑴重点:疏通句意,品味优美的语言。⑵难点:a.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

10、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b.学会对古人的道德修养批判的学习和接受。本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翻译、理解、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八年级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而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4、对教材处理的设想叶圣陶先生说:“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