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郭菲.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郭菲.doc

ID:50206886

大小:36.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5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郭菲.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郭菲.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郭菲.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郭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郭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理解句与句的联系,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荷花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展开想像,从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这一课,上节课我们已经

2、看了这幅图,这节课,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看谁看得最仔细、最认真。要求有顺序地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生答)。  2、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3、(是啊,这些景物都很美),那洁白娇嫩的荷花更是十分惹人爱。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仔细观察荷花,还要学好描写荷花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师范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9页,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大家边听边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我"看到的,哪些自然段是写"我"想像的?(板书:看、想)  2、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2、3自然段是看到的,4自然段是想像的)。  三、教学一自然段。  1

3、、作者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看一池荷花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我"一进公园的门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板书:赶紧、跑)。  2、小声读课文,回答问题。(板书:闻<香>)。  3、"赶紧"和"跑"在这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急切、迫切)。请小朋友在这两个词下面打上"△",那么,我们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就要把速度加快,注意读出作者急于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谁来试试?全班齐读。  4、齐读一自然段。  四、教学二、三自然段。  1、"我"急匆匆地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些什么呢?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__"标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

4、"()"标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老师请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标,其它小朋友在下面标。(板书:看)2、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勾句的情况。这位同学勾的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大家同意吗?和他勾的一致的小朋友请举手。这位同学勾的描写荷花的句子,大家同意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对了,第一句也是描写荷花的句子)。  3、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里第一句"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和后面几句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对了,作者先总写他看见的满池的荷花开了不少,接着分别描写他看见的荷叶和荷花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说第一句和后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4、作者是怎样具体来写荷花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二自然

5、段,思考:作者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三种),哪三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形态、才开、全开、将开)。对了,作者用三个"有的"把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连接起来。请小朋友数一数,在描写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时,课文用了几个"有的",请大家在"有的"下面打上"△"。(板书:有的...有的...有的...)一齐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老师领读。哪个小朋友能够用这三个"有的"说几句话?如果能够多用几个"有的"更好。  5、(放幻灯)(在"饱胀"下画"__"),请小朋友注意这个词。谁会读?(指生读,齐读),这里"饱胀"是在形容哪种"荷花"(花骨朵),请大家仔细看图,再读课文,想

6、一想:"饱胀"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我看谁说得最好。(饱满得要胀破开来)。"饱胀"在这里表现出了荷花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  6、(指小黑板),这几句话,具体写出了荷花在形态上的不同特点。那么,(指图),这一朵一朵的白荷花在色彩上又有什么特点呢?(雪白的花瓣,嫩黄的莲蓬),(板书:色彩、白、嫩黄)。  7、(出示"莲蓬"卡片),请小朋友注意这个词。跟着老师念。(第二个字念轻声),小朋友,你们知道"莲蓬"是什么吗?它是荷花盛开的花托,里面有荷花的种子。  8、(指图),小朋友看图,满池的荷形态各异,色彩淡雅而秀丽,让我们觉得怎么样?谁用一个字来形容。(板书:美)  9、(覆盖

7、片操作),小朋友,你们看,和刚才比较,现在的荷花怎么样?(不那么好看了),为什么呢?(没有了绿叶),对了,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配"(指图),我们这里的荷花是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没有了碧绿的荷叶的陪衬,荷花也没那么秀丽,那么迷人了。课文中我们的作者也没有忘记描写荷叶。  10、齐读描写荷叶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个什么句?(齐读、回答),把什么比作什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再读句子,体会一下,你觉得这个句子里那些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下打上".")。短短的一个句子,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