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pdf

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pdf

ID:50222516

大小:282.8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3

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pdf_第1页
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pdf_第2页
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pdf_第3页
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pdf_第4页
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6月中国粮油学报Vol.29,No.6第29卷第6期JournaloftheChineseCerealsandOilsAssociationJun.2014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兼论油菜品质的遗传改良121111熊秋芳张效明文静李兴华傅廷栋沈金雄1(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油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2(甘肃省和政县农技推广中心,临夏回族自治州731200)摘要从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微量元素与维生素E等几个植物油营养品质方面比较了菜籽油与其他食

2、用植物油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菜籽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且油酸含量较高,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合理;胆固醇含量较低,对身体有益的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含量比其他食用植物油高;主要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等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且维生素E功能性成分比例适当。另外,菜籽油含有特有的天然抗氧化剂菜籽多酚;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及其有害组分且增加有益组分含量、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分析了菜籽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四高三低二适中”的油菜品质改良目标及实现方法。关键词植物油菜籽油营养品质遗传改良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

3、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74(2014)06-0122-07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食品营养保健的品质遗传改良方向,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对功能认识的加强,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不断增菜籽油的需求,从而推动我国油菜产业的快速健加。据统计,自2006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首康发展。次超过2300万t以来,消费量逐年上升,2012年年消费量达到3083万t,人均约23kg/a,远超过世界1食用植物油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1]卫生组织(WHO)推荐的25g/d(9.125kg/a)。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成分,故油

4、脂的优劣由脂我国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植物油有大豆油、菜籽油、肪酸决定,而油脂脂肪酸的好坏则主要取决于其碳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茶籽油和橄榄氢链饱和与否。脂肪酸根据碳氢链饱和与不饱和油。棕榈油虽未作为单一油品直接上市,但调和油分为3类:饱和脂肪酸(主要有豆蔻酸、月桂酸、棕或油炸类食品中使用的多为这一油品。研究证明,榈酸、硬脂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芥酸等)人体饱和脂肪酸过剩和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是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2-5]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直接原因,近肪酸根

5、据碳链上氢原子的位置,又分为顺式脂肪酸年来我国居民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患病率日益提(氢原子位于同侧)和反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两[6]高与油脂消费不合理有直接的关系。数据表明,侧)。通常,植物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为顺式,但不同天然植物油不仅在其主要成分———脂肪酸组其常温下难以长期保存,且高温下亦容易氧化变成上存在较大差别,而且在植物甾醇、微量元素、质,不但会降低油脂的营养价值,同时还会产生很多酚、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物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多有害物质,所以通过氢化作用将液态的顺式不饱本试验从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植物

6、甾醇和微和脂肪酸转变成室温下更稳定的固态反式脂肪酸,量元素含量等方面比较菜籽油与其他食用植物油例如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就是利用这个过程以增的营养价值,并借助植物油的生理功能,提出油菜加产品货架期,并稳定食品风味。反式脂肪酸升高基金项目:863计划(2011AA10A1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35B04),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人体血液低密度脂类胆固醇水平,而降低高密度脂(2009B090300187)[4]类胆固醇水平,从而导致冠心病等。不饱和脂肪收稿日期:2013-07-08作者简介:熊秋

7、芳,女,1967年出生,研究员,油菜科技管理及新酸熔点较低,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不易凝固或沉品种试验示范、成果转化通讯作者:沈金雄,男,1964年出生,教授,油菜遗传育种淀在血管壁上;而饱和脂肪酸熔点较高,易凝固在第29卷第6期熊秋芳等菜籽油与不同食用植物油营养品质的比较———兼论油菜品质的遗传改良123血管壁上,从而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且饱2植物油脂肪酸合理比例与不同植物[7]和脂肪酸还导致血胆固醇浓度上升,主要原因是油品的比较豆蔻酸(C12)、月桂酸(C14)和棕榈酸(C16)等具从脂肪酸的作用看,

8、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8-9]有升高血脂的作用。研究还认为,食用油脂中越高,营养价值越低;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越饱和脂肪酸偏多还会降低精子质量,如数量和高,且含有一定比例的亚油酸(ω-6族)与亚麻酸(ω[10-12]密度。-3族),营养价值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油酸是人体最易消化吸收的脂肪酸。前人曾设合国粮农组织(FAO)曾建议食用油中饱和脂肪酸:定油酸(顺式)的作用为中性,即不升高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