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纺企业近代发展历程.doc

我国棉纺企业近代发展历程.doc

ID:50239589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我国棉纺企业近代发展历程.doc_第1页
我国棉纺企业近代发展历程.doc_第2页
我国棉纺企业近代发展历程.doc_第3页
我国棉纺企业近代发展历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棉纺企业近代发展历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我国棉纺企业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大规模的新厂建设刚刚起步,虽然每年都有新厂投产,但提高纺织工业的生产力、增加产量主要还要靠现有企业。在3年恢复时期,纺织工业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恢复了棉花生产,进行了民主改革、工时工资改革以及劳动条件、生产条件的改善,职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为“一五”期间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钱之光在每年召开的厂长会议和有关生产会议上,都反复强调要抓好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安排好老厂设备改造和填平补齐,以及根据原材料的供应情况组织生产,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力。随着科技的Id新月异,纺织工业战线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

2、果。同时,纺织品市场,特别是扩大纺织品对资本主义国家出口后,对纺织品质量、花色晶种的要求更高了。因此,根据钱之光的指示,纺织机械公司从1964年开始组织使用单位和纺机设计、制造单位共同对54型棉纺织成套设备进行了一•次大的改进,融国内外新技术为一炉,研制出65型棉纺织成套设备。这套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高效能开清棉联合机、高产暈梳棉机、高速并条机、高效细纱机、自动轧纹板机等,都已赶上或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研制并先后取得成功的还有65型棉印染设备、68型毛纺成套设备、第一批成套的公制黄麻纺织设备和芒麻纺织专用设备,以及针织业的新型棉毛机,成套的粘

3、胶纤维设备等。在以后的十几年间,这些新设备在新厂建设和老厂改造中被广泛采用,对纺织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改进纺织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后乂通过消化吸收进口设备的优点,在65型棉纺成套设备基础上,作了100多项的系统改进,使这套新型棉纺织设备在制造质量、使用性能、可靠性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除用于国内工厂外,还出口到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与此同时,为配合合成纤维工业上马,还借鉴外国样机,设计制造了成套的维纶设备、年产1000吨~7500吨的涤纶短纤维抽丝设备、涤纶长丝设备、锦纶设备、月青纶设备等。上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大型涤纶厂建设而研制成功年产1

4、.5万吨涤纶短纤维抽丝设备,使我国的合成纤维抽丝设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截至1981年,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已经为棉、毛、麻、丝、纺织、印染、针织和化纤等13个行业提供各类机器设备1800种,其中主机产品1600多种,辅机产品260种。此外还有纺织电气设备、纺织专件、纺织专用仪器和通用装置等共1200种90年代,棉纺业在市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屮,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多年重复建设造成棉纺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冗员过多,产品积压,使全行业陷入深深的困境。自1993年起,国有纺织行业连年亏损,到1996年,全行业亏损达到17亿,国有纺织企业亏损83亿元,成为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

5、亏损最严重的行业,成为国企改革与脱困的难点。199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突破口。改革的历程写满艰辛和曲折。到1999年底,就压缩淘汰906万落后的棉纺锭,分流安置116万职工,国有纺织企业总体扭亏为盈,实现利润9.5亿冗,顺利完成国有金业3年改革脱困突破II的艰巨任务,国企改革与脱困“突破口”取得突破,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将纺织行业作为突破口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历过调整和恢复之后,屮国的棉纺织行业出现了飞速发展,2003年棉纺行业投资总额达271亿元,2004年实际完成投资近335亿元,同比增幅23.55%,占纺织全行业投资的28.3

6、7%,一时间关于棉纺行业投资是否过热,是否要加大宏观调控的论调一度被提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徐文英介绍说,经过我们大量的调研和分析表明,棉纺行业的发展是市场需求的正常反映,从宏观上来看,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入WT0,在自由贸易的主流下,开放的中国市场和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强烈地吸引着国外采购商和消费者,在内需及出口的拉动下,中国棉纺织行业成功地把握住了这一机遇。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秘书处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五期间(2000年至2005币,中国棉纺织行业纱线产量由2000年的660万吨提高到2004年的1120万吨,

7、年平均增长14.1%;预计2005年纱线产量将达到1300万吨。坯布产量由2000年的277亿米,提高到2004年的420亿米,年均增长11%。中国色织行业色织布、牛仔布的产量1112000年31.74亿米,提高到2004年42亿米,年均增长7.3%。然而在产量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产销率居高不下,2000年的产销率为97.27%,2004年提高到97.78%,证明棉纺行业的发展是健康的,前几天,一位国外的朋友送给笔者一个小计算器留作纪念,笑着说“现在很难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东西了”,姑且不论产品价值等深层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