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doc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doc

ID:50244365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7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doc_第1页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doc_第2页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doc_第3页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doc_第4页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众所周知,我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保险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以服务保险业为办学理念。向保险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了我院人才培养的方针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进一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很显然,“单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再加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生生源和就业率的考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纷纷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并

2、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作为保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思考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我院现行的主体教学模式是什么?该教学模式下到底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为适应保险业及区域现代化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我院摒弃了传统的“单向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富有学院办学特色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2+1”教学7/7模式为主体模式。“2+1”教学模式即学校用两年时间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一年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校外实践,让学生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一年的校外实践工作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2+1

3、”教学模式下,学生究竟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呢?首先,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实践作业,都需要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两年的课程教学中,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其次,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又一项重要能力。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均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灵活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下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如:一些老师的采用的问答启发式教

4、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老师和学生交换角色教学等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7/7第三,交际与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存在于社会的任何角落,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际和沟通的能力,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课本上是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学院安排的“+1”的校外实践,旨在让学生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

5、机会,到各种实战场合和环境中去培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第四,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对学生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尽管校内实验类课程和实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的,“+1”的校外实践,正好让学生们亲临动手现场,找到了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的机会,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空白和盲点。第五,适应环境能力;大学生毕业之后都面临着找工作,加上现代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所以,适应环境的能力显得相当的重要。“+1”模式下,7/7学生基本上都在比较艰苦、真枪实炮的环境下实践,这为培养学生毕业后适应环境能

6、力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竞争能力、就业能力等也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锻炼。但从社会这个大熔炉的要求来看,单单具备以上能力还是不够的。二、从社会需求的视角看,现行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缺陷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虽然是指涵盖着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我们不妨以这“四能力”为参照来分析现行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力的状况。首先,实践能力(本文理解为动手能力)存在不足;虽然几年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但是由于长期在学校,这些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很多想法都不太切实际,做起事来“上手太慢

7、”,他们进入公司,至少需要半年到1年的适应期,而成为一个有一定竞争力的人才则需要5年,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也不愿意培养应届毕业生。其次,创造能力不够;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通常,大学生7/7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而常常又是闭门造车,没办法和不去向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这些限制了学生创新

8、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大学生虽然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