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数学六下 众数 .doc

苏教小学数学六下 众数 .doc

ID:50270749

大小:1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7

苏教小学数学六下 众数 .doc_第1页
苏教小学数学六下 众数 .doc_第2页
苏教小学数学六下 众数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小学数学六下 众数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众数教学内容六下第79页例2,“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会求众数,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解释其实际意义。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预合作能力。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培养统计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重难点教学重点:会求众数,能结合情境理解其实际意义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学生已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统计能力

2、,并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乐于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来获取新知。教学准备:PPT。预习设计自学课本第79页。1.什么是众数?2.在46、38、38、48、56、57、60、48中,众数是()。2.计算17、13、17、9、17、17、3、16、1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说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学程预设导学策略一、交流预习作业,揭示课题。1.小组交流预习作业,教师巡视指导。2.揭示课题。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1.全班交流。2.出示例2。3.做试验的9人中,发芽()粒的人数最多,有

3、()人。4.谁是众数?什么是众数?5.算一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想一想: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相同吗?它们各表示什么意义?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完成“练一练”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方法。观察法、数的方法、统计的方法,等等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找出一组学生的年龄的众数,巩固众数概念和掌握求众数的方法:在一组数据中寻找出现次数最多的数。2.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观察表格。思考:表中上面一行反映的是什么?下面一行反映的是什么?明确:这里要把1个尺码看作需要研究的1个数据,把售出的每种尺码的“鞋

4、的双数”看作相应数据的个数。3.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板块一】1.小组交流预习作业,教师巡视指导。2.揭示课题:众数。【板块二】1.全班交流。2.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相同吗?它们各表示什么意义?教师指出:平均数和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平均数在这组数据中所处的位置明显偏离中心,因而用众数代表生物组同学发芽试验的整体情况相对更加合适。【板块三】1.完成“练一练”第1题。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众数的呢?2.完成“练一练”第2题。提问:表中反映出哪一种尺码的鞋销售得最多?强调: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通常不大关心所销售的鞋的平均

5、尺码,而是关心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情况,特别是关心哪种尺码的鞋销售得最多。这对掌握市场需求情况和确定今后进货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师:众数是一种统计量。【板块四】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2.布置作业:(1)女生身高的众数更能反映这组学生的身高情况,更具有代表性。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谈收获。2.完成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50页。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指导。(2)针对作业中错误率高的题,师生一起分析、补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