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教学设计.doc

七步诗教学设计.doc

ID:50307834

大小:1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七步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步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⒈七步诗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⑵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   ⒉过程与方法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汇报交流,理解诗意;品读欣赏,理解悟情;指导背诵,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⒈曹植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兄长曹

2、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⒉板书课题,齐读。     解题:“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

3、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⒈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   ⒉根据注释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⒊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与同桌交流。   三、汇报交流,理解诗意   ⒈检查诵读情况。   ⑴个别读。   ⑵教师根据时机进行范读。   ⑶多种形式诵读。   ⒉交流对古诗的理解情况。   ⑴先说说注释中的字义解释,再补充。     注释字义:持:用来。羹:用

4、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燃:燃烧。泣:哭泣。本:原本,本来。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残害。何:何必。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诗句之意: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茎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何必这样急迫呢?   三、品读欣赏,理解悟情   ⒈品读前四句:这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的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什么自喻

5、?用什么比作曹丕?(豆;萁。)“泣”是怎样的修辞?(曹植以“豆”自喻,拟人化的“泣”字,充分而又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悲伤和痛苦。)   ⒉品读后四句:这两句是谁在质问谁?(作者笔锋一转,集中书法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想逼呢?   ⒊写法领悟:借物抒情。前四句写物,后两句抒情。   ⒋概括中心:《七步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6、⒌总结学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四、指导背诵,拓展延伸   ⒈指导学生背诵。   ⒉拓展:课外搜集曹植的诗并全面了解其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