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答案.doc

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答案.doc

ID:50309421

大小:16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答案.doc_第1页
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答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第二章中文输入法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常用的键盘外输入法一般包括  手写输入法  、  语音输入法  、 扫描输入法  等3种。2.汉字编码方案一般分为流水码、音码、形码、音形码等4类。3.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提供了新体验、拼音经典、手工转换3种输入风格。二、选择题1.在WindowsXP中转换中文输入法的快捷键为②。①+②+③+④+2.使用音码编码方案的常用中文输入法是③。①五笔字型②郑码③智能ABC④自然码3.区位码输入法属于③类编码方案。① 形码②音码③流水码④音形码三、判断题1.形码是按

2、照汉语拼音的规则对汉字进行编码的。(× )2.早期的计算机中使用的是GB2312编码表。( ×)3.五笔字型输入法是形码编码方案中的典型代表。( √)四、简答题1.汉字的编码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答:汉字的编码一般分为哪4类,它们分别是:(1)流水码流水码是以计算机中的各种编码表(如ASCII码、GB2313等)作为输入依据的汉字编码。在这类编码方案中,一般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惟一的编码,因此重码率几乎为零,可以实现高速盲打。(2)音码音码是按照汉语拼音的规则对汉字进行编码。例如输入“汉”这个字时,只需键入与其汉语拼音对应

3、的字母“han”即可。(3)形码形码是根据汉字的笔划和部首等字形信息对汉字进行编码,再由这些编码组合成汉字。(4)音形码音形码吸取了音码和形码的优点,将二者混合使用。这种输入法的特点是打字速度较快,又不需要专门培训,适合那些对打字速度有一定要求的非专业打字人员使用,如记者、作家等。相对于音码和形码,目前使用音形码的人还比较少。2.计算机中有哪些编码表?答:计算机中的编码表有ASCII、GB2312、Big5、GBK、GB18030等。其中,ASCII编码表只支持英文;GB2312编码表支持英文和简体字;Big5编码表支持英文和繁

4、体字;GBK和GB18030编码表英文、简体字、繁体字均支持。3.计算机中有哪些常用的中文输入法?答:计算机中常用的中文输入法有如下五种:1)区位输入法;2)智能ABC输入法;3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微软拼音输入法;2)五笔字型输入法;3)键盘外输入法。2.怎样在WindowsXP中安装并调用中文输入法?答:虽然WindowsXP提供了多种中文输入方法,但一些常用的中文输入法,如五笔字型、自然码等却没有提供,需要在WindowsXP中另行安装。每一种Windows支持的系统外输入方法都会有一个安装命令,读者只需运行

5、这个安装命令,便可在输入法的安装向导的指导下,将输入法一步步地装入系统中。调用中文输入法的方法是:单击任务栏右边的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相应的中文输入法(如五笔字型)。也可以使用快捷键+,在各输入法之间任意转换。3.拼音输入法的优缺点各是什么?答:优点:简单易学,不需要特殊记忆,只要会汉语拼音便可以输入汉字。缺点:一是同音字太多,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二是对用户的发音要求较高;三是难于处理不认识的生字。4.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的特色功能有哪些?答: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的特色功能有如下几点:1)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支持

6、整句输入,用户可以连续输入整句话的拼音而不必关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转换,微软拼音输入法会根据用户键入的上下文智能地将拼音转换成汉字。这样既保证了用户的思维流畅,又大大提高了输入效率。2)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提供了“新体验”、“拼音经典”、“手工转换”三种输入风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任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入风格,以便以最快地速度输入汉字。3)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有全拼、简拼、双拼、中英文混合输入等几种拼音方案,用户可根据自己对拼音的熟悉程度和具体的输入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拼音方案。4)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支持模糊拼音输

7、入,设置了模糊音后,即使是那些说话带地方口音的用户,也能够拼出正确的汉字。5)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还具有“自学习”和“自造词”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用户的专业术语和用词习惯,用户使用它的时间越长,其拼音转换的准确率会越高,文字的输入速度自然就越快。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