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doc

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doc

ID:50736319

大小:1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doc_第1页
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英文打字 第3版 教学课件 高小娣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第一章英文输入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为了便于使用,键盘被分成了功能键区、数字键区、打字键区、编辑控制键区、指示灯区等5个区域。2.打字键区位于功能键区的下方,是4个键区中键区最多的,共有61个键,其中包括26个字母键、14个控制键、21个数字和符号键。3.在打字键区的正中央有8个键位,即左边的、、、键和右边的、、、键。这8个键位被称作基准键,是打字时手指所处的基准位置。4.键是强行退出键,它的功能是退出当前环境,返回到原先的状态。二、选择题1.将字母键在大写和小写间进行

2、切换时,需使用  ② 键。①.②③④2.下列键位不属于右手中负责的是  ①。①②③④3.在输入上档字符时,需要按下③键。①②③④三、判断题1.键是右手食指负责的键位。(×)2.键是开始菜单键,按下该键后会打开【开始】菜单。(×)3.键是退格键,位于打字键区的最右上角。敲击该键可使光标左移一个位置,同时删除当前光标位置上的字符。(√)四、简答题1.为什么在打字时需要有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包括哪些要求?答:打字时有一个正确的操作姿势,可以做到稳、准、快地敲击键盘,同时在输入的过程中也不容易疲劳,大大加快

3、文字的输入速度。正确的坐姿包括如下4部分。(1)坐姿:身体平坐,且将重心置于椅子上,腰背要挺直,身体稍偏于键盘右方,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身体向前微微倾斜,身体与键盘的距离保持约20cm。(2)臂、肘和手腕的位置:两肩放松,大臂自然下垂,肘与腰部的距离为5-10cm;小臂与手腕略向上倾斜,手腕切忌向上拱起,手腕与键盘下边框保持1cm左右的距离。(3)手指的位置:手掌以手腕为轴略向上起,手指略微弯曲;手指自然下垂,虚放在基本键上,左右手拇指虚放在(空格)键上。(4)输入时的要求:将位于显示器正前方的键盘右

4、移5cm;书稿稍斜放在键盘的左侧,使视线和字行成平行线;打字时,不看键盘,只专注书稿和屏幕;稳、准、快地击键。2.金山打字2003有哪些功能模块?3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答:金山打字2003共有6个功能模块,分别是:1)英文打字;2)拼音打字练习;3)五笔打字练习;4)速度测试;5)打字教程练习;6)打字游戏。1.在进行英文输入练习时都有哪些练习要点?它们在英文输入中起着什么作用?答:练习要点:操作姿势必须正确,手腕须悬空,切忌弯腰低头,不要把手腕、手臂靠在键盘上;打字时禁止看键盘,一定要学

5、会盲打。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可以做到稳、准、快地敲击键盘,同时也可以避免疲劳;实现盲打则可以使打字者做到凭手感而不是凭记忆去体会每一个键的准确位置,大大加快文字的输入速度。2.在输入英文时都需要遵守哪些击键要点?答:在击键时,主要用力的部位不是手腕,而是手指关节。当练到一定阶段时,手指敏感度加强,可以过渡到指力和腕力并用。击键时要遵守如下要点:1)手腕保持平直,手臂保持静止,全部动作只限于手指部分;2)手指保持弯曲略微拱起,指尖的第1关节呈弧形,轻放在基本键的中央;3)击键时力量必须适度,过重易损坏键盘

6、且手指易疲劳,过轻会导致错误率增加;4)击键时,只允许伸出要击键的手指,击键完毕必须立即回位,手指在返回时,切忌触摸其他键或停留在非基本键位上;5)以相同的节奏轻轻击键,不可用力过猛。以指尖垂直向键盘瞬间发力,并立即反弹,切不可用手指肚按键;6)击打键时,大拇指瞬间发力后立即反弹;7)用右手小指击打回车键后,右手立即返回基本键键位,返回时右手小指应避免触到;键;8)严格按规范运指,既然各个手指已分工明确,就得各司其职,不要越权代劳,一旦敲错了键,或是用错了手指,一定要用右手小指击打退格键,重新输入正确

7、的字符。3.怎样在金山打字2003中自定义练习内容?答:在金山打字2003中自定义练习内容需要如下几步:1)将需要练习的内容放在一个或多个.txt(文本)文件中,再将这些文件统一放置在自己事先创建好的目录中。2)找到金山打字2003的工作目录“TypeEase2003”,打开TypeEase2003Data子目录。3)将自己事先创建好的,保存有练习内容的目录拷贝到与某个练习模块对应的子目录中。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