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357例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

血培养标本357例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

ID:50335163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血培养标本357例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1页
血培养标本357例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2页
血培养标本357例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3页
血培养标本357例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培养标本357例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培养标本357例中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选取我院357例血培养标本,对其进行常规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划线法。结果357例标本屮培养阳性标本67例,阳性率1877%,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38例,占5672%,革兰氏阴性杆菌29例,占4328%,主要病原菌有凝固酚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等,各病原菌都有一定的耐药率,没有一株是对所有抗菌药物全部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阳性球菌,也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结论血培养的病原菌种类比

2、较多,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有比较高的耐夯率发生,及时检测病原菌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用药依据。【关键词】血培养;菌群分布;耐药性doi:103969/jissnl004-7484(x)2013097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93-02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血液感染性疾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随着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各种侵袭性操作,特别是静脉导管及各种介入手段的应用,血行性感染在医院中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2],由此以来血培养受到了临床的重视,为临床提供早诊断的依据,指导临床及时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现就血培养标

3、本中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做以下讨论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一一2013年1月间的血培养标本357例,分离菌株67株。12标本采集及其培养由临床护士在病人寒颤或高热时无菌操作采集标本与血培养瓶中,送检微生物室置于血培养仪中,仪器报警后转种血平板,5天阴性标本进行盲种。13仪器和材料美国BD公司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培养瓶,血平板和M-H药敏平板购于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药敏纸片购于陕西中北公司,由美国BD公司生产,菌株鉴定按照常规方法使用VITEK微生物全口动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划线法。14质控菌株大肠

4、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ATCC700603,购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结果21主耍菌群分布情况357例标木中培养阳性标木67例,阳性率1877%,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38株,占5672%,革兰氏阴性杆菌29株,占4328%。主要病原菌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大肠埃希氏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13株、肠球菌7株,其它5株。22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耐药率见表lo3讨论血培养是指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

5、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主耍用于菌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的病因学诊断,培养时间一般需要3-5天,才能出报告。血培养是临床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上疑为败血症的患者,必须尽快做血培养检测,为临床尽早明确诊断和准确治疗败血症提供直接依据[3]o本次讨论数据显示,357例标本中培养阳性标本67例,阳性率1877%,国内相关文献报道显示血培养阳性率大多在10%左右[4];从病原菌分布构成比看,革兰氏阳性球菌38株,占5672%,革兰氏阴性杆菌29株,占4328%,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主要病

6、原菌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等,各病原菌都有一定的耐药率,没有一株是对所有抗菌药物全部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阳性球菌,也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对奈替米星(NET)的耐药率比较低,小于15%,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呼巴坦(PIT)和丁胺卡那(AMK)的耐药率低。综上所述,血培养的病原菌种类复杂多样,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比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尽早采集标本进行血培养,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率,为临床提供可靠地用药依据。参考文献⑴王邦松,李庆新,王震龙院内感染败血症临床和菌谱耐药分析[J]温州医学

7、院学报,2000,30(2):149-51[2]刘瑛,谈意隽,沈霞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6):364-366[3]MuilettCJ,ThomasJG,SmithCL,etalComputerizedantimicrobialdecisionsupport:anofflineevaluationofadatabasedrivenempiricantimicrobialguidanceprograminhospitalizedpatientswithabloodstreaminfection[J]IntJMedIn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