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7.2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word教案 (1).doc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7.2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word教案 (1).doc

ID:50371325

大小:3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7.2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word教案 (1).doc_第1页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7.2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word教案 (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7.2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word教案 (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教学目标课标:2-3-5列举近代欧洲著名的工人运动,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时代意义。知识目标:1.说出近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思想文化条件、实践活动)。2.知道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时间、代表人物及主张。3.了解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措施和历史意义。能力目标:1.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科学理论指导。2.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资料、合作探究问题,提高观察能力、合作探究、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五月流血周”和听唱《国际歌》,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树

2、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近代欧洲著名的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及两者的关系2.难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意义。三、教学策略1.采用小组合作法。合作任务中教师创设了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研读,同时充分利用课本资料,对其进行解读。2.教师准备: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国际歌》和歌词,问:这首歌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作者为什么要号召工人们起来反抗?生:学生根据歌词和前面工业革命的内容进行回答。设疑,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活动一:展开小组合作教师分发小组合作

3、活动任务单。(附录1:合作任务单)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单。 本课学习内容较多,分组合作提高效率,同时对教学的重难点每个小组都必须完成。 活动二:汇报合作成果呈现活动任务单,及时进行引导,解疑,小结。学生分组汇报合作活动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 通过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和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提高阅读、观察和解析能力。活动三:概括研究主题对学生概括的研究主题进行适当的修改,并书写在黑板上。概括自己小组的研究主题。并找找他们之间的关联。通过概括研究主题,能抽出本课的主要内容,一条明线贯穿全课,理通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活动四:绘画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完成,总结本课。学生独

4、立绘画思维导图,总结本课。通过本活动,一是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二是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社会这门课的一种方法。 五、板书设计          工人状况(阶级间的巨大差别)──经济、阶级基础工人斗争(工人运动)理论指导(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意义实践尝试(巴黎公社) 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多,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本课的容量非常大,所以本课设计的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精神,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教师在本课中主要起引导串联的作用,问题的探究和结论

5、的得出都由学生自己主导。(2)本课在小组合作任务完成后,让每小组总结本小组的合作主题,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为本课纷繁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让学生学活历史,学通历史,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思维导图的绘画,本课的总结奠定基础。2.败笔之处本课的重点难点处理上,虽然在小组合组中每个同学都进行了学习探究,但这部分内容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影响的学习较为理论性,没有用史料说明论证,缺少了史料教学的味道,不够生动有趣,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果并不很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