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PPT课件 (10).ppt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PPT课件 (10).ppt

ID:50381290

大小:4.9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3-08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PPT课件 (10).ppt_第1页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PPT课件 (10).ppt_第2页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PPT课件 (10).ppt_第3页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PPT课件 (10).ppt_第4页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PPT课件 (10).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PPT课件 (10).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被后世奉为“川祖”。宝瓶口(分流抗洪,引水灌田)宝瓶口(分流抗洪,引水灌田)分水堤外江内江()分水分水鱼嘴“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宝瓶口(分流抗洪,引水灌田)分水堤外江内江()分水庄严的放水节仪式宝瓶口(分流抗洪,引水灌田)分水堤外江内江()分水宝瓶口(分流抗洪,引水灌田)分水堤外江内江()分水飞沙堰宝瓶口(分流抗洪,引水灌田)分水堤外江内江()分水飞沙堰(溢洪、排沙)都江堰水利工程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都江堰水利工程的

2、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是一座生态型综合性水利枢纽。(人,地,水三者有机结合。)是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碑记算一算:假如亩产粮食1000斤,一千万亩,产粮食多少斤?100000000000斤现代的都江堰灌区都江堰浇灌的农田郑国与郑国渠战国后期,韩国受到秦的严重威胁。韩王便派著名水工郑国到秦国去,要他想方设法让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到水利建设上来。郑国见到秦王以后,极力鼓吹兴修水利的好处,建议秦国引泾水入洛水的灌溉工程。秦王高兴的同意了,并让郑国去主持。

3、在施工过程中,秦王发现郑国是韩国派来的奸细,决定要杀死他。郑国坦诚地对秦王说:“韩王想出的这个办法,最多不过使他延长几年统治。如果让我把工程搞完,我为秦国立下的却是千秋万代的不朽功劳。大王可以想一想,工程完成,几百万亩土地得到灌溉,年年粮食丰收,那时秦军再发动进攻,不要说小小的韩国,就是整个天下也找不到可以对抗秦军的力量。”秦王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于是赦免了郑国,让他把工程加紧完成。郑国渠全长300于里,灌溉田地400万亩,使关中成为粮仓。(郑国渠修成)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书》秦长城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táo)

4、至辽东,延袤(mào)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读一读:临洮辽东郡秦长城遗址秦长城遗址秦长城遗址秦长城遗址秦长城遗址谈一谈:你对秦长城有什么看法?对抵御匈奴起了一定的作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消极影响:积极作用:是秦暴政之一;是统治者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是人民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控诉和鞭笞。以《卓越工程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写一写:先辈恩惠,永世不忘;刻苦学习,再创辉煌!感谢光临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